小小说的艺术表达

小小说的艺术表达

ID:17391065

大小:2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30

小小说的艺术表达_第1页
小小说的艺术表达_第2页
小小说的艺术表达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小说的艺术表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小说的艺术表达小小说的艺术表达小小说的艺术表达秦德龙  “小小说是平民艺术”,这是杨晓敏先生为中国文学事业做出的理论贡献。这一理论的意义在于,有了理论基础,小小说事业将步入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拒绝“象牙塔”、远离“贵族化写作”,小小说更加成熟了,更加贴近大众了,更加符合先进文化扎根于平民阅读的时代要求了。  平民艺术是什么?就是平民百姓喜闻乐见,大多数人能参与,并乐在其中。这是小小说繁荣的一个最简单的理由。简单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小小说做到了。小小说作者,来自于各行各业,大多生活在社会的基层,对社会脉搏感受得最为灵敏,

2、通过精短小说的样式表达心声,是他们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当然,专业作家涉足小小说,也并非是要放弃高雅,而是生命的感受需要用小小说的艺术形式来表达。小小说既不是快餐文化,也不是文学盛宴,它就象居家过日子,是有滋有味的一日三餐。一个生活质量高尚的人,对自己的一日三餐是马虎不得的,因为,毕竟是喂自己的脑袋,获得应有的营养。  这也是为什么有一批作家要专门操持小小说的原因,小小说有可持续开发的阅读市场。同时,这也是文学爱好者通过小小说之门进入文学殿堂的动因,业余作者的选向很重要,它决定了成功的可能。这又是小小说能在平民中得到普及

3、的缘由,小小说是一种类似于“科普”的大众文化活动,参加者都可以找到让自己飞翔的天空。小小说的繁荣,使得一批又一批作家脱颖而出,也催生了一代又一代读者走向精神家园。“平民艺术论”,是小小说生生不息的源泉,是小小说活的灵魂。  作为小说家族的一员,小小说的艺术形式又当如何表达呢?愚以为,小小说作家首先要有平民意识,以平民的视角写作,以平民的心态表达,而不是居高临下地宣称“为老百姓写作”。作家与读者是平等的。许多时候,作家并不比读者高明。作家的任何漏洞或瑕疵,绝逃不过读者的眼睛。不要以为作家是读者的导师,更不要以为读者浑沌未

4、开。杨晓敏先生说:小小说是“让普通人长智慧”,指的是一种文化交流,是作者和读者之间心灵感应的对接。小小说作家是平民中的一份子,是作为平民身份来写作的。这应该说是“平民艺术”的重要支撑点。  小小说以亲近平民而将艺术的种子播入读者的心田,最终成长为茂盛的文学风景。亲近平民,就是要让读者喜欢阅读我们的作品。亦即汤吉夫先生所说的“前提是:要好读,要能产生阅读的愉悦,然后,再谈其他。”(见《微型小说选刊》2006年第8期)作家应以交朋友的心态,同读者对话、交流。语言,是文学作品的第一个关口。作品的语言亲切迷人,与读者有亲和力,

5、读者才会一路看下去。否则,出现阅读障碍,读者就会丧失阅读兴趣,就会去寻找更“好玩”的风景。这怨不得读者,只能怨作者。小小说作家中,我比较喜欢谢志强、滕刚、侯德云、赵文辉等人的语言风格,读来上口,上瘾,弃之不忍。他们的语言,除了好读之外,还富有很强的艺术张力。没有语言,就没有作品。语言营造的是一种迷人的语境。他们往往是用语境来诱惑读者的,他们很善于将读者诱骗到色彩缤纷的陷阱里。  当然,还有平民智慧。“让普通人长智慧”,是“平民艺术论”的阳光工程。没有这个光源,小小说很难让人眼睛发亮。读者买杂志,读小小说,就是想看看这个

6、窗口有哪些“隐喻”(滕刚语),有多少“圆的正方形”(侯德云语)……总之,读者就是想让小小说这个朋友,告诉他未知世界的样子,告诉他梦境里的色彩,告诉他怎样把敌人变成朋友,告诉他如何将蚂蚁当成大象。谁不想变得聪明起来呢?就是原本聪明的人,也想变得更聪明。没人愿意当傻瓜。许多人和小小说交了朋友,就是感觉自己和从前不一样了,就是眉心中长出一只慧眼了,或者说,开天目了。这就是小小说的魅力所在。要不然,买小小说杂志有什么用?不如买一份报纸,读社论,读大道理,读好人好事,读花边新闻。但买了报纸,肯定上当。又拐回来找小小说,读小小说,

7、边读边乐,爱不释手。读者是这样喜爱小小说,因为喜爱小小说,而喜爱小小说作家。小小说作家呢,千万不要沾沾自喜,不要以为自己是中国的欧·亨利、星新一、卡夫卡、契可夫……须知,用智慧和读者交流,是一项很复杂的劳动,很艰巨的劳动。前面说过,读者往往比作者聪明。作品如果不能让读者产生心灵的震撼,不能让读者得到点什么,就意味着作家的失败。因而,向读者学习,向生活学习,向名著学习,是作家的必修课。从这个角度说,作家有理由表现得比读者聪明些。否则,读者不会买帐。  小小说艺术形式的表达有多种多样。建国以来,数以百计的成名作家做过许多成

8、功的探索,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越来越多的文学理论研究者在密切关注、研究这一充满生机的小说文体。窃以为,当下的热点是如何让更多的受众接受这个可爱的小弟弟(南丁称“英俊少年)。文体实验是一方面,坚持和固守也是一方面。两方面的结合点,还在于可读性。雅俗共赏是很难的,但落脚点仍然是汤吉夫先生所说的“好读”。好读,除了语言要素外,接下来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