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药基础理论体系

藏医药基础理论体系

ID:17403396

大小:7.12 MB

页数:71页

时间:2018-08-30

藏医药基础理论体系_第1页
藏医药基础理论体系_第2页
藏医药基础理论体系_第3页
藏医药基础理论体系_第4页
藏医药基础理论体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藏医药基础理论体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藏医保健养生文化简介讲授内容:一、藏医药简介二、藏医的日常保健养生三、抗老益寿的保健养生辽阔的青藏高原,广达260万平方公里,高山绵亘,雪山皑皑,江河条条,湖泊星布,草原茵茵,牛羊成群,村落散布,高寒缺氧。奇特的藏医药就在这神奇美丽的大地上产生、形成、发展,为人民的健康发挥着防病治病、保健养生的作用。藏医药盛行的地域藏医药学一、藏医药简介1、藏医药是一门系统完整的医学科学藏医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吸收融合了周边其它民族及外来医学的许多精华,不断地予以补充、提高,进行创造,成为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其历史悠久,医典丰富,疗效显著,特点凸出,适合高原。藏医药学是以“

2、五源三因”学说为基础理论,形成生理学、病理学、解剖学、诊断学、治疗学、药物学及临床实践的系统完整的医学科学。象雄文化遗址约公元前1900年以苯教为主的象雄文化已初具规模当原始宗教——苯教兴起后,各种医疗经验多由苯教徒掌握。苯教祖寺(丁青寺)青海苯教寺院(旺家寺)桑耶寺公元八世纪,赤德松赞执政时期,建立了桑耶寺,培养翻译人才,大量翻译佛经和医药典籍。《甘露精义八支秘诀》《药王药诊》白若杂纳:藏族大医师、翻译家《度母本草》:希瓦措《妙音本草》:白若杂纳《宇妥本草》:前宇妥·云丹衮波藏药图鉴:以上三部本草,在《蓝琉璃》中称为“藏药图鉴”,以后的本草均以它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3、。《妙音本草》《度母本草》《宇妥本草》前宇妥·云丹衮波(公元729~853)《医学四续》塔尔寺木刻版德格铅印版前宇妥·云丹衮波:藏医药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医药学家。他所著的《医学四续》为藏医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堪称藏医药学体系形成的标志性著作。《医学四续》汉译本第司·桑杰嘉措(1653~1705)藏医药的南(宿喀派)北 (降巴派)学派争鸣对藏医药的发展是有益的,但对藏医药的解释有所不同、众说纷纭、莫衷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蓝琉璃》。本书公认为是《医学四续》最权威最明确的标准诠释本,是学习《医学四续》不可缺少的必读物。《蓝琉璃》(杜玛尔格西•丹增彭措168

4、7~1746)《晶珠本草》《晶珠本草》收载藏药基础药物1176种,2294味药。药物分类:珍宝类、石类、土类、精华类、树木类、隰生草类、旱生草类、盐碱类、动物类、作物类、水类、火类、炮制类等十三类药物。对入药部位、味、性、功效及生境、形态、药物的采集、加工、炮制等一一叙述。帝玛丹增彭措(公元18世纪)《藏传医药经典丛书》青海民族大学毛继祖等编译:该套丛书由上海科技出版社于2012年1月出版,基本囊括了藏医药学理论和实践的全部内容和藏传医药学的精髓。近日,该成果顺利通过青海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认为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五源三因”学说是藏医药的基础哲理,是藏医药

5、学的理论基础,贯穿于藏医药学的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药理等各个方面。2、藏医药学的基本理论生理病理树喻图诊断树喻图疗法树喻图3、欣欣向荣的藏医药自八十年代以来藏医学在教育、科研、生产等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也在朝着现代化的方向探索前进。所有藏族居住的地区皆建立了藏医院,在国内外的一些地方也出现了藏医院,寺院原有的曼巴扎仓继续行医,经过考试合格的民间藏医也在行医。同时,先后建立了西藏藏医学院、青海藏医学院、甘南藏医学校等大专院校,培养藏医药人才。并且,各地先后建立了藏医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先后建立了大小不同的藏药厂。这些单位仍然继承了传统的藏医药,除了研究传

6、统的藏医药外,同时也在研究藏医药的现代化。青海民族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青海大学藏医学院西藏藏医学院甘肃中医学院藏医系成都中医药大学藏医系等藏医教育已形成体系二、藏医日常保健养生1、保健养生的目的要求保健养生人人都追求,具有普遍性;就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群、不同生活方式而言具有其特殊性。藏医中多谈的是雪域高原的保健养生。这里主要谈谈普遍性的保健养生。贪痴瞋疾病的根源无明是导致贪、瞋、痴的直接原因,进而导致三因隆、赤巴、培根的紊乱而产生疾病。(1)维护人体机能三因的和合平衡《医学四续》中说:发病的总因是,“由于没有正确理解无我的本性,从而产生了无明;一切众生虽然安乐

7、地生活着,但由于无明之故,也与疾病始终不能分离。特别是由于无明而产生的贪欲、瞋怒、痴愚三毒之故,使隆、赤巴、培根失衡,产生了3种灾害”。藏医认为:过度贪欲则破坏隆,过度瞋怒则破坏赤巴,过度痴愚破坏培根,三因失去平衡则成了总病因。维护三因的和合平衡是保健养生的基础。人没有一点点贪、瞋、痴非常难,一点情欲也没有,一点也不生气,一点也不痴,不大可能。但是可以竭尽全力抑制。只要不过贪、过瞋、过痴,也就不会破坏三因的和合平衡。(2)明确保健养生的目的保健养生的目的是强身健体,增强体质。但是身体强壮了干什么?是好逸恶劳只贪图享受,是游手好闲、为非作歹危害社会,还是诚诚实实、勤

8、勤恳恳为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