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声音三要素课件

听觉声音三要素课件

ID:17408363

大小:938.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8-31

听觉声音三要素课件_第1页
听觉声音三要素课件_第2页
听觉声音三要素课件_第3页
听觉声音三要素课件_第4页
听觉声音三要素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听觉声音三要素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石油大厦音响培训之一听觉声音的三要素一概述声音听觉理论 由于人耳听觉系统非常复杂,人们对它的生理结构和听觉特性还不能从完全解释清楚。所以,对人耳听觉特性的研究目前仅限于在心理声学和语言声学。人耳对不同强度、不同频率声音的听觉范围称为声域。在人耳的声域范围内,声音听觉心理的主观感受主要有响度、音高、音色等特征和掩蔽效应、高频定位等特性。其中响度、音高、音色可以在主观上用来描述具有振幅、频率和相位三个物理量的任何复杂的声音,故又称为声音“三要素”。而在多种音源场合,人耳掩蔽效应等特性更重要,它是心理声学的基础。下面简单

2、介绍一下以上问题。二声音三要素之一响度响度又称声强或音量,它表示的是声音能量的强弱程度,主要取决于声波振幅的大小。声音的响度一般用声压来计量,声压的单位为帕(Pa),它与基准声压比值的对数值称为声压级,单位是分贝(dB)。对于响度的心理感受,声压级的值一般不等于响度级的值,使用中要注意。 响度是听觉的基础;声压是以电声仪器检测为基础。正常人听觉的强度范围为0dB—140dB(也有人认为是-5dB—130dB)。超出人耳的可听频率范围(即频域)的声音,即使响度再大,人耳也听不出来(即响度为零)。但在人耳的可听频域内,

3、若声音弱到或强到一定程度,人耳同样是听不到的。当声音减弱到人耳刚刚可以听见时,此时的声音强度称为“听阈”。而当声音增强到使人耳感到疼痛时,这个阈值称为“痛阈”。 实验表明,闻阈和痛阈是随声压、频率变化的。通常认为,对于1kHz纯音,0dB—20dB为宁静声,30dB--40dB为微弱声,50dB—70dB为正常声,80dB—100dB为响音声,110dB—130dB为极响声,小于0dB闻阈和大于140dB痛阈时为不可听声,即使是人耳最敏感频率范围的声音,人耳也觉察不到。人耳对不同频率的声音闻阈和痛阈不一样,灵敏度也

4、不一样。人耳的痛阈受频率的影响不大,而闻阈随频率变化相当剧烈。人耳对中频区3kHz—5kHz声音最敏感,幅度很小的声音信号都能被人耳听到;而在低频区(如小于800Hz)和高频区(如大于5kHz)人耳对声音的灵敏度要低得多。响度级较小时,高、低频声音灵敏度降低较明显,而低频段比高频段灵敏度降低更加剧烈。所以一般应特别重视加重低频音量。有时高频区也要稍微加强。三声音三要素之二音调音调也称音频,表示人耳对声音调子高低的主观感受。客观上音调高低主要取决于声波基频的高低,基频频率高则音调高,反之则低,单位用赫兹(Hz)表示。

5、主观感觉的音调单位是“美”,赫兹与“美”同样是表示音高的两个不同概念而又有联系的单位,前者是仪器检测,后者是人耳感觉。人耳对响度的感觉有一个从闻阈到痛阈的范围。人耳对频率的感觉同样有一个从最低可听频率20Hz到最高可听频率别20kHz的范围。实验证明,音调与频率之间的变化并非线性关系,除了频率之外,音调还与声音的响度及波形有关。在音乐声学中,音高的连续变化称为滑音。根据人耳对音调的实际感受,人的语音频率范围可放宽到80Hz--12kHz,乐音较宽,效果音则更宽。20Hz--60Hz部分,人声一般不包含,这段提升能给

6、音乐强有力的感觉,给人很响的感觉,如雷声。如果提升过高,则又会混浊不清,造成清晰度不佳,特别是低频响应差和低频过重的音响设备。60Hz--150Hz部分,这段频率影响声音的混厚感和丰满度,是低音的基音区。如果这段频率很丰满,音色会显得厚实、混厚感强;如果这段频率不足,音色会变得无力、单薄、苍白;而如果这段频率过强,音色音色将会显得浑浊,语音的清晰度变差,还会出现低频共振声,有轰鸣声的感觉。150Hz--300Hz部分,这段频率影响声音的力度,尤其是男声声音的力度。这段频率是男声低频的基音频率,同时也是乐音中和弦的根

7、音频率。如果这段频率成分缺乏,音色会显得发软、发飘,语音则会变得软绵绵;如果这段频率成分过强,声音会变得生硬而不自然,且没有特色。300Hz--1KHz部分,这段频率是人声的基音频率区域。如果这段频率的幅度丰满,那么人声的轮廓明朗,整体感好、有力度。如果这段频率幅度不足,声音会显得空洞、不坚实;如果这段频率幅度过强,音色会变得单调,相对来说低频成分少了,高频成分也少了,语音会变成像电话中声音的音色一样,显得很单调。1--4KHz部分,人耳耳腔的谐振频率是1∽4KHz,所以人耳对这段频率非常敏感。这段频率是影响声音明

8、亮度和顺畅感,如果这段频率成分过少,音色则松散且音色脱节,声音将会变得朦朦胧胧;如果这个频率成分过强了,音色就会显得呆板、发硬、不自然,有跳跃感。4kHz--5KHz部分,这是影响临场感(距离感)的频段。提升这一频段,使人感觉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显得稍近了一些;衰减则就会使声音的距离感变远;如果在5KHz左右提升6dB,则会使整个混合声音的声功率提升3dB。6k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