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 第三单元复习

文化生活 第三单元复习

ID:17411493

大小:10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31

文化生活  第三单元复习_第1页
文化生活  第三单元复习_第2页
文化生活  第三单元复习_第3页
文化生活  第三单元复习_第4页
文化生活  第三单元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化生活 第三单元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复习学案一、学习目标知道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原因;理解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识记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知道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丰富和发展;掌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和措施。二、重点难点1.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原因3.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核心4.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和措施三、基础知识梳理1.中华文化的辉煌历程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和史书典籍(2008·江苏)“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韵味传神的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向人们

2、展示了中华文化的()A.包容广纳B.推陈出新C.博大精深D.源远流长3.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及如何再创中华文化的新辉煌4.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2012·安徽)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变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012·天津)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熊猫”叫“猫熊”,把“公共汽

3、车”叫“公车”,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A.两岸文化同根同源B.中华文化底蕴厚重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2011·江苏)历史上,东北流行二人转,南方流行越剧,有的地方还流行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剧种,如南京的白局、扬州的扬剧等。现在南剧北唱、北戏南演,文化市场异彩纷呈。戏曲文化的发展现状说明,各地区文化  ①相互交流,相互吸收 ②求同存异,时尚流行③市场调节,繁荣兴盛 ④各具特色,渐趋融合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

4、的地位、特点、作用6.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的原因及表现(2010·广东)当前,在大力弘扬中华文化过程中,广东省重点打造“岭南文化、活力商都、黄金海岸、美食天堂”四大品牌。这表明A.地域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色B.地域文化都是在本地域独立形成的C.地域文化之间没有共性D.中华文化在性质上是全国地域文化的总和7.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2010·江苏)我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成果,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一直流传至今,这些文化成果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表明9①中华文化是共性

5、与个性的统一②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③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逐步消失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8.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原因(2012·课标卷)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登几百年来和睦相处,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①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②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③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④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10.中

6、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的表现1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核心(2007·海南)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②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④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顽强斗志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2.如何理解爱国主义(2010·江苏)为了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中宣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了“双百”人物的评选活动。2009年9月

7、10日,评选出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任务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所以要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因为爱国主义是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②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③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④公民追求的最高道德目标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中华民族精神丰富和发展的表现14.具体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15.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和措施四、易错易混点1.隋唐,古代中华文化高速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汉字和史学典籍的延续。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文字与史学典籍

8、。4.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5.包容性即包容一切文化。6.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7.我国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交流、借鉴、吸收,已完全融合。8.中华文化是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