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的比表面积试验

水泥的比表面积试验

ID:17426327

大小:1.04 M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31

水泥的比表面积试验_第1页
水泥的比表面积试验_第2页
水泥的比表面积试验_第3页
水泥的比表面积试验_第4页
资源描述:

《水泥的比表面积试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水泥的比表面积试验培训一、目的、适用范围v本方法规定采用勃氏法进行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本方法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以及指定采用本方法的其它粉状物料。本方法不适用于测定多孔材料及超细粉状物料。二、仪器设备v透气仪:由透气圆筒、压力计、抽气装置等三部分组成。v透气圆筒v穿孔板v捣器v压力计v抽气装置v滤纸v天平:感量为1mgv秒表v其它:烘干箱、干燥箱和毛刷等三、材料v压力计液体:采用带有颜色的蒸馏水v标准水泥四、仪器校准v漏气检查将透气圆筒上口用橡皮塞塞紧,接到压力计上。用抽气装置从压力计一臂中抽出部分气体

2、,然后关闭阀门,观察是否漏气。如发现漏气,用活塞油脂加以密封。v试料层体积的测定水银排代法:将两片滤纸沿圆筒壁放入透气圆筒内,用一个直径比透气圆筒小的细长棒往下按,直到滤纸平整放在金属的穿孔板上。然后装满水银,用一小块薄玻璃板轻压水银表面,使水银表面与圆筒口平齐,并须保证在玻璃板和水银表面之间没有气泡或空洞存在。从圆筒中倒出水银,称量,精确至0.05g。重复几次测定,到数值基本不变为止。然后从圆筒中倒出水银,同上述方法除去气泡、压平、倒出水银称量,重复几次,直到水银值相差小于0.05g为止。应制备坚实的水泥层,如水泥太松或不能压到要求体积时,应调整水泥的试用量。圆筒内试料层体积V按下式计算,精

3、确到5×10-9m3V=10-6×(P1-P2)/ρ水银式中:V——试料层体积(m3)P1——未装水泥时,充满圆筒的水银质量(g)P2——装水泥后,充满圆筒的水银质量(g)ρ水银——试验温度下水银的密度(g/cm3)v试料层体积的测定,至少应进行两次。每次应单独压实,若两次数值相差不超过5×10-9m3,则取两者的平均值,精确至10-10m3,并记录测定过程中圆筒附近的温度,每隔一季度至半年重新校下试料层体积。五、试验步骤v试样准备将110℃±5℃下烘干并在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的标准试样,倒入100ml的密闭瓶内,用力摇动2min,将结块成团的试样振碎,使试样松散。静置2min后,打开瓶盖,轻轻

4、搅拌,使在松散过程中落到表面的细粉,分布到整个试样中。水泥试样,应先过0.9mm方孔筛,再在110℃±5℃下烘干,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v确定试样量校正试验用的标准试样量和被测定水泥的质量,应达到在制备的试料层中的空隙率为0.500±0.005,计算式为:W=ρV(1-ε)式中:W—需要的试样量(kg),精确至1mgρ—试样密度(kg/m3)V—按本方法测定的试料层体积(m3)ε—试料层空隙率注:空隙率是指试料层中孔的体积与试料层总的体积之比,一般水泥采用0.5000±0.005,如有些粉料算出的试样量在圆筒中的有效体积中容纳不下或经捣实后未能充满圆筒的有效体积,则允许适当地改变空隙率。v透

5、气试验把装有试料层的透气圆筒连接到压力计上,要保证紧密连接不致漏气,并不振动所制备的试料层。注:为避免漏气,可先在圆筒下锥面涂一薄层活塞油脂,然后把它插入压力计顶端锥形磨口处,旋转两周。打开微型电磁泵慢慢从压力计一臂中抽出空气,直到压力计内液面上升到扩大部下端时关闭阀门。当压力计内液体的弯月液面下降到第一个刻度线时开始计时,当液体的弯月面下降到第二条刻度线时停止计时,记录液面从第一条刻度线下降到第二刻度线所需的时间,以秒表记录,并记下试验时的温度。六、试验结果v当被测物料的密度、试料层中空隙率与标准试样相同,试验时温差不大于±3℃时,可安下式计算:Sc=土壤中的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对钢筋结构物

6、的腐蚀性都很强。氯化物能引起钢筋锈蚀,硫酸盐能中和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使混凝土变得不稳定,与混凝土中的铝酸三钙发生反应,体积膨胀两倍,对混凝土发生膨胀侵害作用,使混凝土胀裂、酥化。二、盐渍土的分类v盐渍土按含盐性质不同,分为五类,见下表v盐渍土的盐渍化程度,按细粒土和粗粒土分别进行分类三、待测液的制备v认真学习贯彻国家、部门、地方有关质量方面的文件、政策、法令、法规,严格按技术标准、试验检测规程进行各项测试工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