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代和借喻的比较

借代和借喻的比较

ID:17453121

大小:207.0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01

借代和借喻的比较_第1页
借代和借喻的比较_第2页
借代和借喻的比较_第3页
资源描述:

《借代和借喻的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借代和借喻的比较口陈郁玲摘要:借代和借喻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格,但由于它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即本体事物不出现,借用另一事物来代替本体事物,于是人们便容易将两者混淆。本文通过对借代和借喻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它们的区别所在,以达到正确认识,区分两者的目的。关键词:借代借喻区别借代是借用与本体事物相关的另一事物来代替本体事物的一种辞格,又称为“换个名称”或“换一个名字”。借喻是比喻辞格中的一种类型,它借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是比暗喻(或隐喻)更进一步的比喻。从定义来看,这两者在形式上

2、有共同点,但其蕴涵的深层内容却是不同的,本文就将从四个方面来论述这两者的区别所在。一、借代和借喻的客观基础不同借代的客观基础是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借代的方式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类:标志代本体;专名代泛称:具体代抽象;结果代原因:部分代整体等等。这种事物之间的相关关系是建立在本体自身的特征、职业诸方面的,通过名词的借代使用表现出来的。(1)莅白塑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鲁迅《药》)(2)千万个壹笪在成长。(3)在中国共产党的颁导下,中国人民用,』:鲞垄生枪,打垮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4)孔

3、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盘篮痘了!”(鲁迅《(孔乙己》)(5)i曼盘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例(1)是用“花白胡子”这个外貌特征来代替具有此特征的人物;例(2)是用“雷锋”这一专名来代替具有雷锋精神的先进人物;例(3)是用具体的事物“小米加步枪”来代替抽象的“军需装备”和“武器装备”;例(4)是用“添上新伤疤”来代替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即孔乙己被(6)小兔儿乖乖,把门儿开开。(7)吃豆豆,长肉肉,不吃豆豆精瘦瘦。(8)弯弯的月

4、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叠音词的这种功能也常常体现在口语当中,家庭中大人和幼儿说话时经常使用,如:“乖乖,妈妈给你穿袜袜,戴帽帽,咱们上街街,坐车车,买糕糕。”其中,有些不能用来重叠的这时也被重叠了。而与之相反,一些庄重、严肃的文体,如政论、告示和其它公文体等文章中就很少用叠音词。另外,叠音词也可表示厌恶讽刺的感情色彩。如:(9)“看我以后怎么治你。”他狠巴巴地警告着.(镁十月》1991年第6期)(10)“我是干什么的,你也不打听打听!滚!。(老舍

5、((骆驼祥子》)叠音词还具有表示动感的功能。文学语言的动感,是指作家运用语言赋予意象以某种形态趋势,表现出作家对客观世界运动的感知,读者对客观世界运动的认识与感受。如:(1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12)轻纱薄绫般的雾气,飘飘悠悠地升腾起来,缭绕着一座座峰巅岭腰,活像一条条彩绸。(叶辛((蹉跎岁月》)“萧萧”“滚滚”和“飘飘悠悠”,将事物的动态过程逼真贴切地呈现到读者面前,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好像他们就在眼前运动着。参考文献:[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

6、育出版社,2001.[2]张拱贵,王聚元.汉语叠音词词典[Z].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吆[4]王德春,陈晨.现代修辞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5]米小群.谈从式叠音词的修辞功能[J].六盘水师专学报,2000,(2).(李宗花,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53万方数据打;例(5)是用“江山”来代替“祖国”这个整体。陈望道先生对借代辞格论述得十分详细,他依据所借事物和所说事物的关系将其分为旁代和对代两大类,每一类又各

7、分为四组,列举了许多语言材料进行了分析说明,这对我们的学习很有帮助。,借喻的客观基础是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例如:(6)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但是主要的和首先的任务,是把那些墨益墨是的擞鎏熊的塞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毛泽东《反对党八股)))(7)你们是年青的,从出生的年月计算,你们的确是年青的。然而看你们额上的皱纹,我知道你们已经走过很长盈盖的巫釜道鉴了.(巴金《一封未寄的信》)例(6)用喻体“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来比喻长而空的文章;例(7)用喻体“走过很长很长的艰苦道路”来比喻遭遇过很多艰难

8、困苦。从以上的例子来看,在借代中借体与本体之间是有实实在在的联系的,而在借喻中,本体与喻体有相似之处,却无实实在在的关系。有些例子容易引起人们的混淆。如:(8)然而吼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鲁迅《故乡》)(9)苣基登着急地要将大锅子里的稀饭烧滚,但是冒出来的青烟,引起了她一阵猛烈的咳嗽。(夏衍《包身工》)这两例中使用的辞格有人认为是借代,有人认为是借喻。我们按照借代和借喻的各自特点,参照语言环境,认为这两例都是运用了借喻,不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