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哲学思想研究

苏轼哲学思想研究

ID:17488909

大小:1.12 MB

页数:176页

时间:2018-09-02

苏轼哲学思想研究_第1页
苏轼哲学思想研究_第2页
苏轼哲学思想研究_第3页
苏轼哲学思想研究_第4页
苏轼哲学思想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轼哲学思想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河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苏轼哲学思想研究姓名:刘燕飞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中国哲学指导教师:惠吉兴2011-06摘要摘要内圣和外王是我国古代哲学家关注的两大领域,苏轼的侧重点在内圣,他的哲学思想围绕着人生问题展开。乌台诗案和被贬黄州后,苏轼的思想逐渐走向成熟,关注的焦点是失意人生境况中的心灵解脱问题。个体人生是短暂的,充满着各种苦难,脱离苦难、追求幸福是我国古代哲人思索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我国历史上,形成了孔子、庄子、屈原、苏轼、范仲淹等各具特色的人生观类型。其中,苏轼在对儒、释、道兼容并蓄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审美化的人生观

2、。他主张超然自适,出处进退从容应对,以审美的眼光看待生活,以理性的思辨分析生活,既不脱离现实,又能超越现实。综观苏轼哲学思想,上学下达,一脉贯通,其天道、心性哲学是其人生哲学的理论基础,其艺术哲学是其人生哲学的延伸;其外王思想——政治哲学虽不占主导地位,但和天道、心性、人生思想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苏轼的天道哲学主要集中在《东坡易传》中,他对《易经》的解读具有偏重人生关怀的特点。同《易经》的精神一样,苏轼一方面承认世界的客观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另一方面又认为这个客观存在和发展是可以被认识的,人之道要同于天之道,从天的神妙之道

3、中领会出人生之道。他特别重视“一”、“顺”、“无心”、“不息”等天道内涵,认为这同样是人之道。苏轼心性哲学中的最高范畴是“情”,其中既包括儒家超越功利的愉悦情感,也包括释道因超脱社会、解脱思虑束缚而获得的愉悦情感。他以反驳理学性善情恶论为线索,主要在儒家的思考领域内,探讨了性情和善恶的关系,得出了性情合一的结论。他对性的剖析包括两部分:一是承认食、色等基本需要是人的本性,认为性的属性和道德没有关系;二是从情感的角度将人的共性归纳为追求快乐,提出了君子以追求仁义道德为乐、小人以追求私利为乐的观点,并由此得出了性和道德存在内在

4、关系的结论。苏轼所肯定的情,是儒家舍私利本性之小乐而追求仁义本性之大乐,是将伦理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自觉要求而引发的愉悦情感。苏轼的心性思想最关注的是情感,而不是伦理,将情感的愉悦视为修养的目的。苏轼的人生哲学,最为关注个体人生的悲剧性和永恒的忧患意识,并由自我上升到普遍人生的高度。无论从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的角度,还是从社会对人束缚的永恒性,或I摘要者从有限在与无限的对比中表现出的缺憾性的角度,都得出了人生是悲剧的结论。对于如何解脱悲剧人生,从而获得幸福与快乐的问题,苏轼提出的办法是:超然自适。具体说来包括:超越出世入世的差

5、别、超越任何物质的束缚、超越任何精神的束缚、超越任何条件的束缚,超越的结果就是自性的完满,无所待于外,获得自适,进而得到永恒的快乐与尊严。在现实生活中,苏轼也非常注意通过保持自身情绪和情感上的愉悦而获得人生解脱。苏轼的艺术哲学从宏观来看是他人生思想的另一种表达,他以艺术的形式诠释着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苏轼的艺术创造和欣赏活动,引领人们暂时超越现实生活,站在更高的、局外人的角度,和生活保持一种距离,从自己生存的有限性和局限性中脱离出来,从而获得一种精神性的解放和自由。审美是无物质功利性的,它只是一种精神性的、价值性的活动。审

6、美活动在超越生命存在的有限性和局限性的同时,也使人的自身价值得到提升,因为它能使人从个人的生命悲剧氛围中突围出来,体会到一种生命追求无限、追求永恒、追求完满的真善美的超越性情感。如果我们能隔着审美距离来审视生活,任何形式的苦难都具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都有着存在的理由,也都可以忍受。苏轼政治思想形成的现实背景是王安石变法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及其论争,其政治主张主要体现在他的策论、策断,以及晚年所著《东坡书传》中。在政治哲学中,苏轼从当时的政治现状出发,深入思考合理的政治策略。他主张走儒道互补的政治路线,坚持以德治国、以民

7、为本、礼主法辅等儒家思想,实行修养生息的治国之策。苏轼的哲学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解脱精神压力、提高幸福指数具有重要启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理性,能用意识代替本能。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容易产生物质主义价值观,而物质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所以,人们往往被物质所束缚,难以获得心灵的愉悦。我国当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但是幸福感并没有相应提高。苏轼超然自适的哲学思想,将有助于我们超越物质的束缚,获得精神的自由,提高幸福指数。关键词苏轼哲学天道人道性情超然自适IIAbstractAbstractInternalSa

8、intandExternalKingarethetwomainfieldsofancientChinesephilosophy,SuShifocusesonInternalSaint,hisphilosophyismainlyaboutlife.AfterthecasehapenedinWuTaian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