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油乳化及其催化裂化反应研究

重油乳化及其催化裂化反应研究

ID:17523098

大小:26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02

重油乳化及其催化裂化反应研究_第1页
重油乳化及其催化裂化反应研究_第2页
重油乳化及其催化裂化反应研究_第3页
重油乳化及其催化裂化反应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重油乳化及其催化裂化反应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重油乳化及其催化裂化反应研究本课题为2004年江苏省高新技术资助项目。[1] 徐鸽杨基和江苏工业学院(常州213016) 摘要对四种乳化剂进行了乳化稳定性测定,选出较好的一种用于常压渣油的掺水乳化,并对乳化油和常压渣油分别进行催化裂化反应研究。结果表明,M剂的乳化稳定性较好,当其HLB为7.45时获得的乳化油稳定时间最长;当进料温度在300~400℃时,乳化油反应平稳,而且液体收率较高;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常压渣油乳化油比常压渣油轻油产率提高3%,得到的汽油辛烷值为93.1,柴油的十六烷值为49.8。关键词乳化剂重油催化裂化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紧张和原油

2、的重质化,重油掺渣油催化裂化技术及组合工艺得到了广泛重视。但由于重油组分较重,密度大、粘度大、残炭高、雾化困难、提升管易结焦等缺点,一方面限制了减压渣油的掺入量,另一方面导致装置非正常停工。毫秒催化裂化、新型喷嘴、“X设计”等高新技术[1]均可为RFCC解决一些重大难题,但装置必须进行较大的改造。本文旨在从进料乳化入手,应用“微爆”理论[2~5],在装置不做大的改造前提下,达到改善原料雾化、减少结焦的效果。1试验部分1.1乳化油的配制原料油取自某炼油厂RFCC装置,为来自苏北油田的石蜡基原油的重油和来自海洋的环烷基原油的重油混合物;乳化剂部分合成,部分购

3、买,然后进行复配。将适量的乳化剂加入重油中,通过机械搅拌获得试验用乳化油。1.2未乳化油和乳化油FCC反应性能的研究对乳化油反应性能研究主要考察了三种乳化油、未乳化油催化裂化反应,这三种乳化油的加剂量分别为0.75%、1.0%、1.5%。乳化油与未乳化油的催化裂化反反应是在同一套反应装置上进行的。比较三种乳化油以及未乳化油的反应性能随温度的变化趋势。1.3未乳化油和乳化油催化裂化产品性能测试用两种油分别进行催化裂化反应,测定其轻油收率,并对收集的汽油产品进行辛烷值测定,对柴油产品进行十六值测定。2试验结果与讨论2.1乳化油的配制及其高温稳定性测定乳化油的

4、配制主要是筛选乳化剂。在不同HLB值的条件下对几种乳化剂进行考察,结果见表1。表1乳化剂HLB值及使用结果比较乳化剂稳定性乳化剂的HLB值4.05.56.57.58.0L剂稳定时间1.5h2.5h40h48h后微量水42h后出水M剂4.0h30h72h140h后微量水76h后微量水N剂0.3h1.5h3.5h5h后大量水3h后大量水O剂1.5h2.0h10h7h后微量水5h后出水由表1可以看出M剂的乳化稳定性最好,在初步选定M剂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更详细的考察,结果见图1。由图1可见当HLB=7.45时乳化油的稳定时间最长。经过大量试验,当M剂含量为1.5%

5、、1.0%、0.75%时都能获得稳定性较好的乳化油。对乳化油高温稳定性的测定是在自制的汽化装置上进行的,试验证明:在烘箱中稳定性好的乳化油的汽化温度均超过150℃,达到生产的要求。试验过程中还发现:使用M剂可以不使用分散剂也能够制备出符合要求的乳化油,考虑到生产中的成本问题决定不再使用分散剂。2.2未乳化油和乳化油FCC反应性能的研究试验采用自制的固定床反应装置。原料预热温度为80℃,剂油比为1.8,在进料的温度分别为300℃、350℃、400℃、450℃、500℃时,对未乳化油、乳化油以及未乳化油通入水蒸汽的三种情况进行FCC反应性能考察。2.2.1三

6、种乳化油的FCC反应在不同的进料温度下,对加剂量为0.75%、1.0%、1.5%的三种乳化油进行了催化裂化反应考察,反应结果见图2、图3。           由图2可见,三种乳化油的液体收率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变化趋势相似,但当加剂量为0.75%时,在反应温度在300~450℃之间变化时,其液体收率变化不大;而加剂量为1.0%和1.5%时,在反应温度为300~350℃时,液体收率较高,但随着反应温度的进一步升高,液体收率下降较快。               由图3可见,三种乳化油的气体收率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基本呈上升趋势,这是因为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发生热

7、裂解的可能性增大,所以导致气体收率上升。三种乳化油在反应温度为350~450℃时,气体收率变化较平缓。另外,三种乳化油的焦炭收率相差不大。              2.2.2未乳化渣油的FCC反应在不同的进料温度下,对未乳化渣油进行催化裂化反应性能考察,液体收率的结果见图4。由图4可见:乳化油和纯渣油的液体收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基本一致,乳化油液体收率较高的温度范围在300~400℃之间,而纯渣油则在350~450℃之间;并且乳化油的液体收率要比纯渣油平均高3%~5%。2.3乳化油与未乳化油FCC反应轻油产品分布乳化油与未乳化油FCC反应轻油产品分布情况

8、见表2。表2两种油FCC反应轻油产品结果原料类型轻油产品名称汽油柴油总产率乳化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