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客船安全检查指南

高速客船安全检查指南

ID:17523469

大小:114.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9-02

高速客船安全检查指南_第1页
高速客船安全检查指南_第2页
高速客船安全检查指南_第3页
高速客船安全检查指南_第4页
高速客船安全检查指南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速客船安全检查指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速客船安全检查指南高速客船的定义:载客12人及以上,航速在沿海≧25nmil,在内河≧35km的动力支撑型船舶或排水型船舶。一、高速客船的特点:1.操纵灵活、可靠;2.续航能力差;3.航速快、不易避开木屑、漂浮物;4.稳定性差,不太适应风浪中航行;5.客舱间隔大(统舱座席),相对空间大,一处着火,影响全船;6.甲板面积狭小,设备布置受限制,由于旅客密度大,活动空间小,一旦遇险,容易引起失控,自救能力差;7.必须按营运的气象条件,按认可的维护和监督程序,从事有限航行;8.在营运的区域内有随时可提供的合适的救助设备;9.船员须具有特殊的操纵技能。二、珠江水域高速客船的特点1.珠江三角洲—港澳

2、高速客船有四类:气垫船、双体船、喷射水翼船、水翼双体船;2.大部分建造于HSC规则生效以前,建造的时间、地点各异,依据的规则各有不同;3.设计和布置十分简单和开放;救援者所需抵达现场的时间在一小时之内;4.航行在温暖水域;5.航程较短,航行线路均在比较遮蔽的水域。三、检查依据1.97安检规则;2.高速客船安全管理规则;3.HSC规则—SOLAS公约第X章,适用于96.1.1之后建造的国际航行高速客船,纳入99法规;1.非国际航行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纳入99法规,适用于99.9.1之后建造的国内航行高速客船;2.珠江水域至香港特别行政区高速船检验规定—纳入99法规,适用于珠江水域港澳航行的

3、所有15m及以上的高速客船;3.66国际载重线公约(68.07.21日生效);4.69国际吨位丈量公约(82.07.18日生效);5.STCW78/95公约(95公约99.02.01日生效,过渡期5年);6.MARPOL73/78公约(各附则生效日期不同);7.72国际避碰公约(77.07.15日生效)。四、法定证书的检查1.高速船安全证书,不超过5年;2.高速船适航证书,不超过5年;3.吨位证书,长期有效;4.防止污染证书,不超过5年;5.乘客定额证书,不超过5年;6.免除证书。7.船体入级证书,船级符号+附加标志XXX—HONGKONG8.轮机入级证书*注:保持证书有效性的条件:1、已

4、按规定进行各种检验,并处于良好技术状态,适用于预定用途;2、按证书限定的航区和条件进行营运。五、船舶文书、资料的检查1.四册一划:船舶操作手册;航线运行手册;船舶保养手册;维修计划;2.SOPEP及ORB3.GMP及GRB4.稳性资料(包括完整稳性及破舱稳性);***5.法定检修报告(L/R及CO2);6.检验报告(最近的年度检验及特检);7.法定日志(航海、轮机、电台);1.SOLAS训练手册;2.SMC体系文件。六、船员证书检查1.适任证书;2.船员服务簿;3.专业训练合格证书4.高级船员必须持一等适任证书;(珠江水域部分有特殊情况);5.在正式任职前,在船上担任实际职务不少于10小时

5、;6.船长、驾驶员的实际年龄不超过55周岁。七、救生设备检查1.救生艇:全船L/R总容量不少于船上人员总数的110%;(不需要认可的降落装置)。2.个人救生设备1)救生圈:每个正常出口附近配备一只连接至少30M救生索的救生圈,全船至少2只此种救生圈;2)除此之外,每舷至少配备一只带自亮浮灯的救生圈;3)救生衣:按乘员定额的105%配备,加10%的儿童救生衣,救生衣置于座椅底下;4)救生设备存放的位置应有清晰的IMO标志。3.烟火信号:1)至少6支红光降落伞火箭信号,存放在驾驶室附近;2)存放位置应有清晰的IMO标志。4.应急铝制登筏梯1)长度从降落站可以到达最轻载水面;2)适当系固,不防碍

6、人员工作。八、消防设备1.防火控制图:经授权的组织批准的防火控制图(含有关各项应急措施),应永久地张贴在船上易注意到的醒目之处;2.结构防火:1)防火分隔的耐火试验应满足至少在30min内能阻挡火焰和烟雾通过,主体结构不坍塌;1)易失火区与乘客处所、船员处所、控制站、救生艇筏存放处所相邻的舱壁和/或甲板应为防火分隔;2)防火分隔上的门及关闭装置应具有与防火分隔同等的阻火能力,能防止火焰和烟雾的穿透;穿过防火分隔的管路、电缆不能破坏防火分隔的完整性;3)乘客与船员处所、服务处所、控制站的隔壁、天花板的暴露表面应由低播焰性材料制成;4)所有隔热、隔音材料,家具、织物(窗帘、地毯、座椅套)应采用

7、不燃、阻燃或低播焰性材料;防火布置5)每个机舱除常用出入口外还应设有脱险通道,直达上层建筑救生甲板;6)控制站、人员的撤离线路、登乘站、救生艇筏存放处所应尽量远离易失火区域;7)机器排气管应有隔热防护,以防止排气管表面成为火源;8)服务于两层以上起居甲板的内部梯道,应进行烟密分隔环围。仅服务于两层甲板且全部位于公共处所,不必环围。2.通风布置1)机舱的通风系统独立于其他处所的通风系统;2)机舱的通风筒应是独立的且不穿过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