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血铅与脐带血铅的关系研究.doc

孕产妇血铅与脐带血铅的关系研究.doc

ID:17544133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02

孕产妇血铅与脐带血铅的关系研究.doc_第1页
孕产妇血铅与脐带血铅的关系研究.doc_第2页
孕产妇血铅与脐带血铅的关系研究.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孕产妇血铅与脐带血铅的关系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孕产妇血铅与脐带血铅的关系研究【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孕产妇血铅与脐带血铅临床关系的影响。方法:检测孕产妇及脐带血铅水平,用SPSS12.0对孕产妇及脐带血铅水平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及一元线性回归。结果:孕产妇血铅与脐带血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孕产妇血铅与脐带血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关联。结论:虽然胎盘对铅有一定阻隔作用,但一部分铅通过胎盘能够进入胎儿体内,因此减少孕期铅暴露对预防胎儿铅负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铅孕产妇胎儿胎盘铅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的重金属元素,宫内铅暴露较之出生后铅暴露对儿童发育的影响更为重

2、要[1]。所以研究孕期铅暴露对胎儿铅负荷的影响,可以为预防胎儿铅损害提供理论依据。对2007年在我院生产的孕产妇,进行血铅及其脐带血铅水平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资料均来自2007年在我院生产的孕产妇401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为:孕龄37~42周,新生儿出生体重2500~4000g。排除标准为:双胎或多胎妊娠、妊高征、胎盘钙化Ⅲ°以上等情况。方法:于生产前、后3天抽取孕产妇静脉血,在产时抽取脐带混合血,用EDTA2Na2抗凝,4℃低温保存,集中后用石墨

3、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血铅。储血及测试所用器皿均经无铅化处理,严格按照实验室操作规程操作,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全血标准物质作为质控。统计学处理:数据分析经SPSS12.0forWindows处理,孕产妇血铅与脐带血铅水平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一元线性回归。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结果孕产妇血铅水平及分布:401例孕产妇血铅最低值为9.1μg/L,最高值为139.5μg/L;均数为36.9μg/L,标准差为20.23μg/L;中位数为33.2μg/L,第25百分位和第75百分位分别为23.85μg/L和44.75μg

4、/L。正态性检验表明,在α=0.05水准,可认为孕产妇血铅水平呈非正态分布,经对数转化后Statistic值0.038,P值0.174,服从正态分布。以下所有假设检验均采用对数转化后的血铅值。401例孕产妇血铅对数转化后最低值为0.96,最高值为2.14;均数为1.511,标准差为0.22;中位数为1.52,第25百分位和第75百分位分别为1.38和1.65。脐带血铅水平及分布:401例新生儿脐血铅最低值为6.1μg/L,最高值为138.8μg/L;均数为27.8μg/L,标准差为21.4μg/L;中

5、位数为22.5μ3g/L,第25百分位和第75百分位分别为14.6μg/L和32.6μg/L。正态性检验表明,在α=0.05水准,可认为脐带血铅水平呈非正态分布,经对数转化后Statistic值0.04,P值0.137,服从正态分布。以下所有假设检验均采用对数转化后的血铅值。401例新生儿脐血铅对数转化后最低值为0.79,最高值为2.14;均数为1.352,标准差为0.275;中位数为1.352,第25百分位和第75百分位分别为1.16和1.51。孕产妇血铅水平与脐带血铅水平的差异性:Lg(孕产妇血铅

6、)均数为1.511,Lg(脐带血铅)均数1.352,两者相差0.159。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t=18.075,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孕产妇血铅水平比脐带血铅高。孕产妇血铅与脐带血铅的相关关系: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回归方程为Lg(脐带血铅)=-0.099+0.769Lg(孕产妇血铅),该模型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F值等于576,显著性概率P<0.05,故在α=0.05水准可以认为该模型具有显著性。讨论目前,铅对儿童健康的危害已引起社会的关注。胎儿出生前的一段时间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最迅速、

7、也最易受损害。由于脐带血铅较少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因此脐带血铅水平可以反映出生前宫内铅暴露的情况,脐带血铅水平作为反映胎儿时期铅暴露状况的指标已得到肯定并广泛应用。本组资料研究说明,孕产妇及脐带血铅均处于较低的水平。研究证实,铅对孕妇及胎儿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铅中毒的治疗虽能降低体内铅负荷,以缓解或避免铅的毒性作用对人体的进一步损害,但不能逆转正在产生和已发生的神经毒性作用[2]。本组资料研究中,401例孕产妇血铅与脐带血铅之间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提示孕产妇血铅水平比脐带血铅高,且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胎盘

8、对铅有一定的屏障作用,这与国内外的报道相一致。研究证实,胎盘对铅的屏障作用约为25%。也曾有报道,胎盘对铅的屏障作用为3.57%~46.24%[3]。由于胎盘对铅的屏障作用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所以降低孕产妇的血铅才是减少胎儿宫内铅暴露的可靠途径。本组401例孕产妇血铅与脐带血铅之间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孕产妇血铅与脐带血铅呈正相关关系,说明铅能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研究表明,在自然流产的胎儿脏器组织中,肝、肾、脑中均检测到铅,表明铅是能够通过胎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