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致病性 ppt课件

细菌致病性 ppt课件

ID:17619130

大小:1.37 MB

页数:25页

时间:2018-09-03

细菌致病性 ppt课件_第1页
细菌致病性 ppt课件_第2页
细菌致病性 ppt课件_第3页
细菌致病性 ppt课件_第4页
细菌致病性 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细菌致病性 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细菌的感染与免疫学习目标1、掌握:病原菌致病因素的构成细菌感染的类型及相关概念2、熟悉:内毒素与外毒素的主要区别细菌感染的方式与途径1细菌的感染(细菌的传染)细菌在一定条件下突破机体的抗菌防线,侵入机体并进行生长繁殖、释放毒性物质等,引起机体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21、固有免疫防线(皮肤屏障)(吞噬细胞)(杀菌物质) 第一道防线------挡第二道防线-----吞第三道防线-----杀2、适应性免疫防线{细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3感染的发生发展决定因素1、病原菌的致病性2、机体的免疫力感染的结果发病、不发病

2、、带菌状态4细菌的致病性一、细菌的致病性(病原性):某些种类的病原菌,一定条件下能在机体内繁殖并引起疾病的特性5细菌的致病机制毒力侵袭力毒素菌体表面结构:菌毛、荚膜侵袭性酶:透明质酸酶、血浆凝固酶外毒素:细胞毒、神经毒、肠毒素内毒素发热反应白细胞反应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DIC侵入数量侵入部位6二、细菌的致病机制(一)毒力:病原菌致病性的强弱程度半数致死量、半数感染量:单位时间内通过一定途径,使一定体重的某种实验动物半数死亡或半数被感染所需的最少量的细菌数或细菌的毒素剂量返回71、侵袭力:病原菌突破宿主

3、的皮肤、黏膜等抗菌防线,侵入机体并能在机体内生长繁殖和扩散的能力8构成侵袭力的主要物质有:酶(透明质酸酶、血浆凝固酶等)荚膜表面结构物质(菌毛粘附素等)返回92、毒素:细菌在代谢过程中合成的,能引起机体致病的毒性物质(1)内毒素:G菌细胞壁外膜层上的脂多糖(2)外毒素:G菌合成并分泌出细胞外的毒性物质,蛋白质成分-+10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区别要点外毒素内毒素来源革兰氏阳性菌及部分革兰氏阴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裂解后释放性菌细胞外分泌或溶解后释放化学成分蛋白质脂多糖对热稳定性不稳定,加热60OC以上迅速

4、破坏稳定,160OC2~4h才被破坏抗原性①强,②刺激机体产生高滴度抗①较弱,②但刺激机体产生低毒素;③甲醛处理脱毒而保留其滴度抗体,保护作用弱,③经抗原性形成类毒素甲醛处理不形成类毒素毒性作用①强,②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①较弱,②各种细菌内毒素的毒害作用,引起特殊的临床表现。性效应大致相同,引起发热反应、内毒素休克、DIC等返回11细菌的感染一、细菌感染的来源1、外源性感染:病人带菌者(健康带菌者和病后带菌)患病和带菌的动物2、内源性感染: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12正常菌群存在于正常人的体表及与外界相通腔

5、道粘膜中的、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无害而有益的微生物(以细菌为主)1314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1、生物拮抗作用2、营养作用3、免疫作用4、抗衰老与抑癌作用15正常菌群转变为条件致病菌 的主要原因1、抗生素:不适当的抗菌治疗→菌群失调→菌群失调症(二重感染)2、放射线3、寄居部位改变4、机体免疫功能降低16感染的方式与途径呼吸道感染流行性脑膜炎、肺结核等消化道感染:细菌性痢疾、霍乱等创伤感染:破伤风接触感染1)直接接触:淋病、癣病等2)间接接触:淋病、沙眼、癣病等虫媒感染:鼠疫(跳蚤)、乙脑(蚊子)17感染的类型

6、(感染的结果)1、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没有症状2、显性感染:有明显症状3、带菌状态:机体免疫系统与病原菌相互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并不断向体外排菌(健康带菌者、恢复期带菌者)18显性感染(1)局部感染:痈、疖19显性感染(2)全身感染:①毒血症(toxemia):致病菌只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不进入血循环,但其产生的外毒素入血。外毒素经血到达易感的组织和细胞,引起特殊的毒性症状如白喉、破伤风等20②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革兰阴性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崩解后释放出大量内毒素;也可由病

7、灶内大量革兰阴性菌死亡、释放的内毒素入血所致③菌血症(bacteremia):致病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流中生长繁殖,只是短暂的一过性通过血循环到达体内适宜部位后再进行繁殖而致病。例如伤寒早期21④败血症(septicemia):致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全身性中毒症状。鼠疫耶氏菌、炭疽芽胞杆菌等⑤脓毒血症(pyemia):化脓性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至宿主体的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脓毒血症,常导致多发性肝脓肿、皮下

8、脓肿和肾脓肿等2223检测题单选题:1、有助于细菌在体内扩散的物质是A、荚膜B、菌毛C、M蛋白D、血浆凝固酶E、透明质酸酶2、内毒素的主要成分是A、肽聚糖B、脂多糖C、磷壁酸D、外膜E、脂蛋白EB243、与细菌侵袭力无关的物质是A、血浆凝固酶B、芽孢C、荚膜D、菌毛E、透明质酸酶4、可经多途径感染的细菌是A、脑膜炎奈瑟菌B、伤寒沙门菌C、淋病奈瑟菌D、结核分枝杆菌E、百日咳鲍特菌5、目前已知最毒的生物毒素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物的肠毒素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