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质控品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质控品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ID:17623396

大小:4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03

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质控品研究技术指导原则_第1页
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质控品研究技术指导原则_第2页
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质控品研究技术指导原则_第3页
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质控品研究技术指导原则_第4页
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质控品研究技术指导原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质控品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质控品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物)(包括真实度控制品)、质控品(物)(简称校准品、质控品)是实现体外诊断试剂临床检测及监督检验结果准确一致的主要工具,也是保证量值传递的实物计量标准。校准品、质控品研究技术资料应包括产品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重要信息,是指导注册申请人(简称申请人)单独申请注册校准品、质控品的重要技术性文件之一。本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医疗器械标准管理方法》、《生物制品规程》(2000版)等相关规定,参考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

2、理局(FDA)、临床化学国际联合会(IFCC)等有关体外诊断试剂方面的指南,对编写的格式及各项内容的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其目的是为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质控品单独注册申报进行原则性的指导,同时,也为注册检验及审评部门审核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质控品提供参考。本指导原则并不适用于质控菌株。由于校准品、质控品种类多、范围广、临床使用重要性强,因此,申请人应根据产品特点及临床使用目的编写技术资料,以便于关注者获取准确的信息。申请人应提供申请注册校准品、质控品的产品标准和技术资料,技术资料的要求参见《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产品标准可参见本技术指导

3、原则。1范围应明确陈述本标准规范的对象和所涉及的方面,指明使用的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应包括引导语和规范性引用文件的一览表。3分类和组成及其它3.1组成成份应说明校准品、质控品的主要组成成份及其生物学来源。3.2标示值应注明校准品赋值及测量不确定度、质控品的赋值及参考范围,非定值质控品可通过标示目标浓度(如:低、高、中)来表示。83.3规格应注明校准品、质控品的包装规格。3.4用途应详细注明校准品、质控品的预期用途。3.5稳定性应提供至少一批成品在实际储存条件下保存至有效期后的稳定性、开瓶稳定性研究资料。特殊情况应予以说明,必要时应提供加速破坏性试验

4、资料。该资料可放入产品标准的规范性附录中。3.6校准品的溯源性、互换性,定值质控品赋值的统计学处理应提供校准品的溯源性资料,计量学溯源链的说明应始于该产品的值,止于计量上最高参考标准。校准品如有互换性,应提供互换性研究资料。应至少提供一批校准品靶值的赋值程序及测量不确定度资料,校准品如有互换性,应提供互换性验证时对其赋值进行统计学处理、修订的研究资料。应至少提供一批定值质控品靶值的赋值程序、统计学处理、修订及可接受区间值的研究资料。上述资料可放入产品标准的规范性附录中。3.7生物安全性生物源性基质(如血清、血浆、羊水等)的校准品、质控品需提供生物安全

5、性资料。生物安全性检测应采用其国家权威管理机构认可的、且不低于我国法定用于血源筛查体外诊断试剂灵敏度的检测试剂,对校准品、质控品的HBsAg、HIV抗体、HCV抗体等进行检测。该资料可放入产品标准的规范性附录中。3.8校准品、质控品主要原材料、工艺及产品质量控制对于按第三类产品申请注册的校准品、质控品,其主要原材料、工艺及产品质量控制研究资料应参照《生物制品规程》(2000版)编制。境内校准品、质控品生产企业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相适应的仪器设备和生产环境。应持有《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应当按照《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试行)》建立相应的质量管

6、理体系,形成文件和记录,加以实施并保持有效运行。应当通过《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考核评定标准(试行)》的考核。校准品、质控品8生产过程中所用的各种原材料,涉及生物安全性时应按有关规定严格控制。境外企业应符合所在国的有关规定。3.8.1主要原辅料、包材质量控制该部分应列出主要原辅料、包材的质量控制要点。3.8.1.1主要生物原料与产品质量密切相关的主要生物原料,包括各种生物活性抗原、抗体、血清等,应注明来源,性质和质控指标等。应按照要求对其进行质量检验,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3.8.1.2生物辅料生物辅料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作为蛋白保护剂用途的一类生物原

7、料,主要包括血清、血清白蛋白等。这类生物原料的质量标准应符合相关规定并适合本产品的要求。3.8.1.3化学原料应建立适合本产品的质量控制标准。亦可由供应商提供合格报告。3.8.1.4包材分装小瓶、铝箔袋、包装盒等都应建立适合本产品的质量控制标准。亦可由供应商提供合格报告。3.8.2生产工艺控制应注明本产品的生产工艺,列出关键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3.8.3产品质量控制应按照相关标准抽取规定数量的样品对其进行检测。上述资料可放入产品标准的规范性附录中。4要求4.1外观应注明校准品、质控品(如冻干品或干粉试剂复溶后)的外观。4.2装量校准品、质控品的最小包

8、装单元中实际质量或体积(含检测人份数或试验次数)与标称的应符合规定的要求。4.3校准品、质控品测量准确度校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