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病症状有哪些?如何预防!

蛔虫病症状有哪些?如何预防!

ID:17626220

大小:15.6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04

蛔虫病症状有哪些?如何预防!_第1页
蛔虫病症状有哪些?如何预防!_第2页
蛔虫病症状有哪些?如何预防!_第3页
蛔虫病症状有哪些?如何预防!_第4页
资源描述:

《蛔虫病症状有哪些?如何预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蛔虫病症状有哪些?如何预防!  导语:似蚓蛔线虫简称蛔虫,是人体内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成虫寄生于小肠,可引起蛔虫病。此外,犬弓首线虫(简称犬蛔虫)是犬类常见的肠道寄生虫,那么蛔虫病的危害有哪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蛔虫病病因  本病因摄入感染性虫卵所致,虫卵在十二指肠孵化,产出的幼虫钻入小肠壁,然后经血循环移行至心和肺,由肺沿支气管上行至口咽部被吞下回到小肠,在小肠发育为成虫。约在2个月内完成生活史,成虫的寿命6~12个月。二、蛔虫病的危害  对组织的损伤和机械性刺激  在感染初期,蛔虫的幼虫侵入小肠粘膜,并损坏上皮细胞,严重时会引起引起肠粘

2、膜及粘膜下层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以及巨噬细胞的浸润。  幼虫移行至肺时引起点状出血、渗出和嗜酸性粒细胞及组织细胞的浸润,甚至形成肉芽肿。  成虫寄生在小肠,也可引起肠粘膜的损伤。蛔虫钻入胆管、阑尾时,除损伤局部粘膜外,还可引起继发细菌性感染。蛔虫在肠内扭结成团,可引起肠梗阻。  成虫的代谢产物有毒性作用,浓度高时可引起肠管痉挛性收缩,致阵发性腹痛。  蛔虫的寄生可引起空肠粘膜的损伤,导致消化和吸收障碍,其程度与蛔虫感染轻重成正比。感染重的患儿常出现明显的营养不良,甚至发育迟缓。  蛔虫,特别是幼虫在体内移行时,可引起寄主Ⅰ型变态反应,表现为荨

3、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现象。三、如何预防蛔虫病  对蛔虫病的防治,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包括查治患者和带虫者、处理粪便、管好水源和预防感染几个方面。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卫生知识,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生食未洗净的蔬菜及瓜果,不饮生水,防止食入蛔虫卵,减少感染机会。使用无害化人粪做肥料,防止粪便污染环境是切断蛔虫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  如何治疗蛔虫病  常用的驱虫药物有丙硫咪唑、甲苯咪唑,左旋咪唑和枸橼酸哌嗪等,驱虫效果都较好,并且副作用少。如同时存在别的肠道蠕虫,则应先驱蛔虫以防成虫异位移行。为缓解梗阻并发症,必要时可作手术或内

4、镜处理。  相信世界上所有的爸爸妈妈最希望的就是孩子的健康,因为孩子健康才是最重要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小孩子在各方面都是弱者,下面是小儿蛔虫病症状介绍,快来看看吧!四、小儿蛔虫病症状:  蛔虫病是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表现为平时虽正常但仍很消瘦。  当环境改变或小儿、饥饿以及吃刺激性食物时突然腹痛,孩子叫打滚、屈体弯腰、出冷汗、面色苍白,腹痛以肚脐周围为重。常伴有,甚至可吐出蛔虫。有时能自行缓解,腹痛消失,小儿显得疲惫。完全恢复后照常玩耍。每次疼痛发作数分钟,这种疼痛可能不是每天发作,也可每天发作数次。  除了腹痛以外,还传出现多食、厌食和

5、偏食,或有异嗜癖。婴幼儿表现为消化不良症状,少数患者可因或其他原因而致呕吐蛔虫,或从肛门排出蛔虫。  小儿感染较重时,可引起智力迟钝、磨牙等表现,极个别可引起神经性呕吐、肌肉麻痹和癫痫样发作。因此不能对蛔虫病掉以轻心。五、蛔虫病的应对措施:  给适当的驱虫如驱虫净,按毫克/千克给药,最大最不超过150毫克/次,睡前一次顿服;或肠早清,按说明服药。当出现或不排便、腹胀、腹部摸到条索状包块时,可能发生了蛔虫性肠梗阻,则应到医院进行输液及灌肠等驱虫治疗。  肠道蛔虫感染者及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人吃了被蛔虫卵污染的蔬菜等,或通过虫卵污染的、饮水等媒介也可

6、感染。  预防肠道蛔虫病应把住病从口入关,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不吃未洗净的蔬菜瓜果。  易发于各年龄段,在温暖、潮湿地区感染率较市,儿童感染率高于成人。  因此,家长们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及时治疗孩子的病,让孩子及时痊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