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易林》的《詩》說——兼論《易林》的作者.doc

論《易林》的《詩》說——兼論《易林》的作者.doc

ID:17636133

大小:68.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09-04

論《易林》的《詩》說——兼論《易林》的作者.doc_第1页
論《易林》的《詩》說——兼論《易林》的作者.doc_第2页
論《易林》的《詩》說——兼論《易林》的作者.doc_第3页
論《易林》的《詩》說——兼論《易林》的作者.doc_第4页
論《易林》的《詩》說——兼論《易林》的作者.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論《易林》的《詩》說——兼論《易林》的作者.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論《易林》的《詩》說——兼論《易林》的作者張玖青《易林》是一部卜筮之書,全書以《周易》六十四卦爲本,演變成4096卦。每一卦配四言或三言韻語占辭一首,共4096首。《易林》不僅應在《易》學史上佔有一席之位,在文學史上也值得大書特書。但漢代以後,隨著象數易的衰微,《易林》也隨之淹沒,淪爲方術之書,其經學與文學價值漸漸不被人理解和重視,甚至於《易林》的作者都成了一樁學術謎案。有鑒於此,本文就《易林》與《詩》的關係對這些問題進行粗淺的探討,希望得到方家的批評指正。一、《易林》說《詩》據筆者粗略統計,《易林》引《詩》化《詩》近四百處

2、,涉及《詩》篇近110篇。與先秦兩漢其他典籍相比,這樣的比例已經算是非常高的了。《易林》引《詩》化《詩》有言語層面的徵引,如《小畜之大過》:“中原有菽,以待饔食。飲御諸友,所求大得。”辭中的“中原有菽”出自《小雅·小宛》,而“飲御諸友”則出自《小雅·六月》。又如《晉之蹇》:“五經六紀,仁道所在。正月繁霜,獨不離咎。”辭中的“正月繁霜”即出自《小雅·正月》。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易林》對《詩》篇的稱引,因爲25其對《詩》篇的稱引往往解說詩旨,這便爲我們提供了漢人說《詩》的材料。爲了便於論述,我們茲將《易林》解說《詩》旨的材料羅列於

3、下,並與《毛詩序》加以比較。《乾之臨》:“南山昊天,刺政閔身。疾悲無辜,背憎爲仇。”按:此說《小雅·節南山》和《小雅·十月之交》。《節南山》:“節彼南山,吳天不惠,降此大戾。”《十月之交》:“無罪無辜,讒口囂囂。噂遝背憎,職競由人。”其中“刺政閔身”便是《易林》對這兩首詩大義的闡釋,而其突出“閔身”則與《毛詩序》不同。《乾之坎》:“黃鳥來集,既嫁不答。念我父兄,思復邦國。”按:此說《小雅·黃鳥》,與《毛詩序》相合,而尤合於鄭箋。《乾之革》:“玄黃虺隤,行者勞疲。役夫憔悴,踰時不歸。”按:此說《周南·卷耳》。聯繫《鼎之乾》,知

4、《易林》認爲《卷耳》行人是個踰時不歸而悲念父母之詩,與《毛詩序》所謂“後妃之志”相差甚大。《坤之遁》:“鴟鶚破斧,邦人危殆。賴旦忠德,轉禍爲福,傾危復立。”按:此說《豳風·鴟鶚》、《豳風·破斧》,與《毛詩序》相同。《坤之困》:“兔罝之容,不失其恭。和謙致樂,君子攸同。”按:此說《周南·兔罝》,與《毛傳》說解相合。《坤之巽》:“25白駒生芻,猗猗盛姝。赫咺君子,樂以忘憂。”按:此說《小雅·白駒》。《毛詩序》謂“大夫刺宣王”,鄭玄謂“刺其不能留賢”,乃漢代四家《詩》說之通義。《易林》“樂以忘憂”與之相差甚遠。《屯之乾》:“泛泛柏

5、舟,流行不休。耿耿寤寐,心懷大憂。仁不逢時,復隱窮居。”按:此說《邶風·柏舟》,與《毛詩序》相合。《屯之大過》:“襄送季女,至於蕩道。齊子旦夕,留連久處。”按:此說《齊風·載驅》,與《毛詩序》相合。《屯之升》:“東山拯亂,處婦思夫。勞我君子,役使休止。”按:此說《豳風·東山》。《易林》說詩文本之義,故以爲刺;《毛詩序》說作詩者之義,故以爲美。二者說《詩》言路不同。《蒙之蒙》:“何草不黃,至未盡玄。室家分離,悲愁於心。”按:此說《小雅·何草不黃》。鄭玄以草玄爲初春草始生之謂,《易林》以草玄爲九月物衰之候,二者不同。《蒙之困》:

6、“氓伯易絲,抱布自媒。棄禮急情,卒罹悔憂。”按:此說《衛風·氓》,與《毛詩序》相近。《蒙之小過》:“焱風忽起,車馳揭揭。棄名追亡,失其和節,憂心懾懾。”按:此說《檜風·匪風》,與《毛詩序》、《韓詩》相同。《師之大有》:“鴻雁翩翩,始若勞苦。災疫病民,鰥寡愁憂。”按:此說《小雅·25鴻雁》。《毛詩序》說《鴻雁》美宣王安集萬民,而《易林》則認爲此詩寫災疫病民,以致鰥寡孤獨無不愁憂。二者說解不同。《師之隨》:“干旄旌旗,執幟在郊。雖有寶珠,無路致之。”按:此說《鄘風·干旄》,《易林》認爲《干旄》乃賢人失志之詩,與《毛詩序》認爲賢者

7、樂告善道。二者說解不同。《師之噬嗑》:“采唐沫鄉,要我桑中。失信不會,憂思約帶。”按:此說《鄘風·桑中》,《易林》解《桑中》爲情詩,突出“憂思”,與《毛詩序》不同。《師之睽》:“清人高子,久屯外野。逍遙不歸,思我慈母。”按:此說《鄭風·清人》,與《毛詩序》相近。《師之艮》:“鶴鳴九皋,避世隱居。抱樸守貞,竟不相隨。”按:此說《小雅·鶴鳴》。《易林》以爲賢人隱居不仕,與《毛詩序》誨宣王不同。《履之頤》:“雎鳩淑女,聖賢配耦。宜家受福,吉善長久。”按:此說《周南·關雎》,與《毛詩序》相近。《履之夬》;“吉日車攻,田弋獲禽。宣王飲

8、酒,以告嘉功。”按:此說《小雅·車攻》、《小雅·吉日》,與《毛詩寧》“美宣王”說相近。《否之師》:“揚水潛鑿,使石潔白。衣素表朱,戲遊皋沃。得君所願,心志娛樂。”按:此說《唐風·揚之水》。《毛詩序》以此詩爲刺,與《易林》不同。25《謙之歸妹》:“爪牙之士,怨毒祈父。轉憂於已,傷不及母。”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