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软件交互设计经验分享–硬件、系统平台和设计规范的影响

手机软件交互设计经验分享–硬件、系统平台和设计规范的影响

ID:17656560

大小:366.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9-04

手机软件交互设计经验分享–硬件、系统平台和设计规范的影响_第1页
手机软件交互设计经验分享–硬件、系统平台和设计规范的影响_第2页
手机软件交互设计经验分享–硬件、系统平台和设计规范的影响_第3页
手机软件交互设计经验分享–硬件、系统平台和设计规范的影响_第4页
手机软件交互设计经验分享–硬件、系统平台和设计规范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手机软件交互设计经验分享–硬件、系统平台和设计规范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Iphone和Android系统手机风靡全球的同时,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掀起了一股热潮。最近发现身边一些朋友纷纷在做手机上的第3方应用,或多或少碰到了些困惑,也许对于做惯了基于浏览器的产品的设计师来说,有一些比较典型的要点容易被忽略,这就容易引发出:找不到手机软件的感觉、布局经常改变、设计和优化时找不到明确的立足点等等一系列令人困惑的问题。本人有过一段手机交互设计的时光,将在这里罗列一些总结或感想,带一些建议,供看官们斟酌和评判。抛开定位、使用环境这样的用户研究体系的大头,专注于说明手机交互设计的特点

2、,其难点在于如何有效的结合硬件、软件平台和设计规范。以硬件区分手机类型:·仅以物理硬键控制操作的机型(后文简称按键机)· 主要以触摸方式操作的机型(通常包含主页、挂机等物理键)· 物理硬键齐全,但支持触摸操作的机型(外形和按键机型一样)主流的可安装第3方应用的软件平台:·塞班s60(第3和第5版)· WindowsMobileforPPC· Android· IphoneOS· Java(目前有非常巨大的智能和非智能机型群是包含java平台的)· 其他还有很多,诸如plamos、UIQ等交互设计规范

3、: 一个有经验的设计开发团队,在项目初期会率先着手建立或检查相应平台的设计规范。和web控件规范一样,手机交互设计规范定义了一些常用控件、组件等的布局和响应方式,提炼设计中的公共部分,减少设计和开发的重复思考,并确保整个设计体系的一致性。不同的是,手机交互设计规范不仅有着限定作用,它同时还是一个信息架构的体现、一个创新的过程、并且它还对后续的交互设计起到一定指导作用。我们了解到的iphone的无菜单的风格、各种操作手势、弹出框、标题栏和返回按钮,都是在这个阶段就需要定义好的,而不是具体到某个功能中才

4、任由设计师发挥(所以说创新应该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而不是在某几个细节上灵光闪现)。 从设计第三方应用的角度看,大致可以浓缩成以下几个版本的设计规范:·S60第3版—有一套比较经典和严谨的规范。另外S60第5版虽然是触摸屏机型,但是对于交互设计师的工作来说两者区别并不巨大,只是把OK键替换换成了点击,以及零碎的一些变化。· Java版—事实上由于左右物理控制键和方向键、OK键是按键机型的普遍配置,S60第3版规范的适用范围是非常广泛的,稍微修改一点就可以适用于Java平台。区别在于手机的“删除”和“返回

5、”两个物理硬键的配置不太一致,所以需要统一将右下角的命令默he"governingforthepeople","Nomattertheinterestsofthemasses"conceptunderstandingisnotinplace.Thespecificworktreatswiththedeployment,afewleadingcadrescomplainthatworkistoocomplicated,toomuchresponsibility,thepressureistoolarg

6、e,toomuchemphasisonthedifficultyofthework.Forexample,noncoalmine认为“返回”,在编辑文本时,临时变为“删除”。这样牺牲了某些机型的某些操作的效率,保证了这个整体的机型都可使用。·IphoneOS—Iphone的出现一举打破了之前若干平台固有的设计定势,硬键和操作模式都精简了许多。不过其缺少固定的menu模式,这对第三方软件的设计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要么需要很大程度上脱离iphone自身的设计规范体系,要么就极端精简功能。· Androi

7、d—跟从了一些iphone中的经典手势,操作和页面布局风格上相对保守一点,保留了menu和back两个硬键,虽然不够独树一帜,但是在功能和设计之间做的了一个不错的平衡,对于第三方应用来说,这是一个可以有宽广发挥空间的平台。 根据上文所述,接下来我就主要以S60第3版、Android、IphoneOS为代表,通过抽取手机交互设计规范中的部分,来说明他们的特性和区别,顺带展开一些个人经验的叙述。大家请看以下截图:  上面几幅图并没有刻意选择同一类型的界面来对比,我们不妨先仅关注硬键/全局功能键,会发现他

8、们之间的显著不同,实际上反映到设计过程中,这样的区别对界面设计造成的影响要来的更大。 下面以摘取手机交互设计规范的形式来陈述:1.硬键和手势控制S60第3版he"governingforthepeople","Nomattertheinterestsofthemasses"conceptunderstandingisnotinplace.Thespecificworktreatswiththedeployment,afewleadingcadrescomplainth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