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柿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ID:17729016

大小:17.6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05

柿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_第1页
柿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_第2页
柿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_第3页
柿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_第4页
柿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柿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柿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作者:张秀梅曾祖平王永红【摘要】  目的对柿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对乙醇浓度、溶剂量及提取次数和时间3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将柿叶最粗粉用25倍80%乙醇提取4次,可以获得较高的提取率。结论此工艺有效成分提取率较高,重现性好,稳定可行。【关键词】柿叶总黄酮正交实验提取工艺Abstract:ObjectiveTooptimizetheextractionprocessoftotalflavonesinPersimmonLeaves.MethodsTheconcentrationandvolumeofa

2、lcohol,extractiontimeandfrequencyweresystematicallystudiedbythecontentoftotalflavonesasthemarker.ResultsThemoreeffectivewaytoextracttotalflavoneswasextractionwith25timesamountof80%alcoholunderrefluxfor4times.ConclusionThismethodobtainsmoreeffectivecomponents.Itisstableandreliable.Keyword

3、s:Persimmonleaves;Totalflavones;Orthogonaltest;Extractionprocess  柿树是我国的重要经济树种之一,柿叶为柿树科落叶乔木植物柿DiospyroskakiL.f.的新鲜或干燥叶片。国内外研究表明,柿叶制剂、柿叶茶及柿叶提取物具有降压、利尿、抑菌、止血、降脂、抑制癌瘤生长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现代研究表明,柿叶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大多以苷的形式存在[1],其具有抗急性脑缺血损伤神经保护作用,对心血管系统有增加冠脉流量、降低血压、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全身血液循环作用,能增加小鼠对窒息性缺氧的耐力,并对大鼠急性心

4、肌缺血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此外,柿叶黄酮还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过敏、保肝[2]、抗炎、抗菌、抗肿瘤等功能,在防治中老年人脑动脉硬化、预防脑血栓形成、防治老年人痴呆和其它神经退行性疾病、皮肤抗衰老、美容等方面有广泛的开发应用前景[3]。为了有效利用柿叶所含的黄酮类物质,本实验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优选了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1仪器与试药1.1仪器UV-22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倾斜式高速万能粉碎机;PB203-N电子精密天平;AJ150L电子精密天平。1.2试药实验用药材采自北京市昌平区,落叶晾干,经鉴定为柿树科柿属柿DiospyrosKakiL.f.;芦丁对照

5、品;AlCl3·6H2O等均为分析纯。方法与结果2.1因素水平表乙醇作为提取溶剂,对乙醇浓度、溶剂量及提取次数和时间3种因素进行考察,每种因素分为3个水平,结果见表1。.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柿叶最粗粉1g共9份,按照表2L9正交实验设计方案,用对应浓度和体积的乙醇回流提取相应次数和时间。回流结束后合并提取液,放冷,抽滤,滤液转移至100ml或200ml量瓶中,分别以其相应的提取溶剂定容,过微孔滤膜,作为供试品溶液。表1正交设计因素水平表2L9正交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3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120℃干燥至恒重的芦丁对照品0.0825g于100ml量瓶中,70%乙醇

6、超声溶解,定容至刻度,得芦丁标准液0.825mg·ml-1。.4显色试剂及测定波长的选择Al3-NaNO2-NaOH显色法[4]:精密吸取芦丁标准液0.5ml和供试液1#、4#、7#各适量至25ml量瓶中,分别加入5%NaNO21.0ml,放置6min,然后加入10%Al31.0ml,混匀,放置6min,再加入4.3%NaOH10ml,用70%乙醇定容至刻度,放置15min。在190~700nm范围内扫描测定吸收光谱。  AlCl3显色法[5]:精密吸取芦丁标准液0.1ml和供试液1#、4#、7#各适量至10ml量瓶中,分别加入0.1mol/LAlCl3·6H2O1.0

7、ml,用50%乙醇定容至刻度,摇匀,放置15min。在190~700nm范围内扫描测定吸收光谱。  比较上述两种显色法,用Al3-NaNO2-NaOH显色后,明显生成红色絮状沉淀,此法不宜采用;而AlCl3显色后,芦丁标准液的λmax=410nm,3个样品溶液的λmax=400~410nm,故选择AlCl3显色后410nm测定吸光度。.5显色稳定性考察精密吸取芦丁标准液0.3ml和供试液4#1.0ml,依法显色后放置不同时间,测定吸光度,结果见表3,吸光度RSD分别为0.2%和0.3%,可见芦丁标准液和供试液4#显色后4h内基本稳定。.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