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热点:环境治理

申论热点:环境治理

ID:17740581

大小:2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05

申论热点:环境治理_第1页
申论热点:环境治理_第2页
申论热点:环境治理_第3页
申论热点:环境治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申论热点:环境治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深度背景一】全国生态旅游调查结果发布环境破坏问题仍存在   在环境保护部和国家旅游局等相关部门的积极引导下,我国生态旅游发展近年来取得显著成果,生态旅游市场规模日趋扩大,生态旅游产业体系逐步完善,生态旅游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初步形成了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地质公园和水利风景区等经营管理单位为载体的多类型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体系。   此次调查同时也显示,尽管近些年来我国生态旅游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多头管理、环境和资源被破坏、旅游基础设施生态兼容性差、相关环保法规与环境管理措施执行不

2、到位,以及游客环境意识较薄弱等问题。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形式,加强生态旅游管理,使中国生态旅游健康持续发展,努力实现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的“双赢”目标。   【深度背景二】中国三分之一以上城市深陷垃圾围城困局埋隐患   最新研究数据显示,到“十二五”末,我国城镇化率将突破50%,城镇人口预计达到7亿人,将首次超过乡村人口。而城市垃圾处理是现代城市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中小城市的垃圾处理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据统计,全国1/4的城市已基本没有垃圾填埋堆放场

3、地。垃圾围城问题虽早就提出过,但一直没得到有效解决,很多城市都在垃圾处理问题上走了弯路,当时只是简单堆放、填埋,给日后发展埋下了隐患。堆积如山的垃圾如一颗巨型“炸弹”,潜伏在城市地下。因此,对正处于快速发展中的广大中小城市,如果不解决好这个问题,将会使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变得步履维艰。   据我了解,今天中国除县城之外的668个城市中,有2/3的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1/4已经无垃圾填埋堆放场地。全国城市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超过5亿平方米,每年的经济损失高达300亿元。   然而,垃圾处理,问题重重   我国

4、各类城市的发展水平不同,垃圾处理技术也不同,部分大中城市在垃圾处理工作中实现了分类回收、堆肥、填埋、焚烧为一体的处理方法,但中小城市在垃圾处理工作中还远未实现这样综合性的处理方法。此外,有机垃圾是城乡垃圾中的主要污染源,但有机垃圾的处理需要特别注意,如果仅以填埋、堆肥、焚烧等传统方式处理有机垃圾,不仅容易给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而且处理成本也高,而中小城市在垃圾处理过程中往往忽略这些。   从整体来看,我国大量中小城市生活垃圾最主要的处理方式仍然是填埋,约占全国垃圾处理量的70%以上;其次是高温堆肥,约占20

5、%以上;采用焚烧法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数量还很少。   beconsistentwithinthesamedisk.Alternateunifiedcorerequirementsplacedontheterminalstripterminals,onlineidentityandensurethecoppercoreisnotexposed.6.4.6enclosurewithinthesametothecablecoreprovidesbindingintoacircle,harnesstiespaci

6、ngisgenerally100mm;branchofficesshallbebindingonbothends,eachcore不少中小城市对生活垃圾普遍采用混合收集等相对简单的方式,垃圾分类并未落到实处,使得进一步的处理工作变得困难。而在收集了之后,往往采用堆放和简易填埋的方法,处理不彻底,而且容易污染周围环境。而堆肥法尽管投资较低、技术简单,有机物分解后可作为肥料再利用,从而达到资源的循环利用,但这种方法对垃圾分类要求高,而且有氧分解过程中产生的臭味会污染环境,此外,堆肥成本过高或质量不佳还会影响堆

7、肥产品的销售,而堆肥产品的市场销路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的话,堆肥技术也难以大规模发展。在焚烧处理方面,由于相关的技术等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要在中小城市推行的话也比较困难。另外,受各地财力制约,相关资金投入不足也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解决措施一】旅游产业综合性管理   旅游产业如果要可持续发展,避免单纯的经济正增长而环境负增长,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及形式,加强生态旅游管理,实现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的“双赢”。   为此,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紧密结合现行的旅游政策与环境保护政

8、策,建立健全生态旅游相关法律规范与认证标准,规范发展生态旅游;   第二,构建生态旅游相关部门协调机制,加强对生态旅游的指导与服务;   第三,强化旅游环境监管,坚决及时纠正借用生态旅游名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努力监督与保证生态旅游区生态环境质量;   第四,鼓励建设环保与低碳化基础设施,因地制宜采取各类解说方式,以实现游客的最佳体验;   第五,加强生态旅游科学研究,有重点地推广一批成熟的先进技术;   第六,探索建立生态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