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民主制度毕业论文 论社会分层中女性的阶级位置与阶级认同

政治民主制度毕业论文 论社会分层中女性的阶级位置与阶级认同

ID:1777496

大小:3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13

政治民主制度毕业论文 论社会分层中女性的阶级位置与阶级认同_第1页
政治民主制度毕业论文 论社会分层中女性的阶级位置与阶级认同_第2页
政治民主制度毕业论文 论社会分层中女性的阶级位置与阶级认同_第3页
政治民主制度毕业论文 论社会分层中女性的阶级位置与阶级认同_第4页
政治民主制度毕业论文 论社会分层中女性的阶级位置与阶级认同_第5页
资源描述:

《政治民主制度毕业论文 论社会分层中女性的阶级位置与阶级认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政治民主制度论文题目:论社会分层中女性的阶级位置与阶级认同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论文关键词:女性主义;阶级位置;阶级认同;社会分层  论文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女性主义介入到社会分层研究当中以来,女性的阶级位置与阶级认同,一直是这一领域内争论得最为激烈的议题。本文对西方社会学界围绕这一争论而产生的文献做了较为详细的梳理和归纳,希冀对中国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一、女性主义介入社会分层研究:从批判前提开始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thesecond-wavefe

2、minism)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女性主义学者开始介入到社会分层研究当中。这种介入,往往以对男性主流社会分层研究前提假设的批判开始。  最有影响力的早期批判当属琼·亚克尔(JoanAcker)于1973年发表的一篇文章。她认为,关于女性的社会位置,传统研究或明或暗地形成了6个基本假设:(1)家庭是分层系统的单位;(2)家庭的社会位置(socialposition),由家中男性家长的地位(status)所决定;(3)女人生活在家中,因此,她们的地位由她们从属于的男性的地位所决定;(4)至少从阶级结构中的位置这一方面来说,女人的地位等同于她男人的地位,因为家庭是等量衡量的单位;(5)只有当女

3、性不附属于男性时,她们才自己决定自己的社会地位;(6)在许多方面,女性与男性并不平等,但是对分层系统的结构来说,这并没有什么意义。正是在这些假设的基础上,传统的分层研究成了一种“智识上的性别歧视”(IntellectualSexism):许多社会学家不假思索地接受了与性别分工相联系的“男性养家糊口”假定,并认为男性和女性有着各自的特殊领域,其中女性的领域是家庭和家务劳动,男性的领域则是市场和带薪工作。由此导致的一个后果是,分层过程和结构中的女性位置和性别因素被忽视了,分层理论成了一个只是关于白人男性的理论。[1]  其他女性主义者则将批判的焦点聚集在两个议题上。第一,将家庭(famil

4、y)作为分层唯一的重要单位。伊丽莎白·加尼思(ElizabethGarnsey)认为,这一做法既模糊了家庭中的男女不平等,也忽视了越来越的女性参与到劳动市场当中并饱受不平等的事实。事实上,社会学应该更加关注妇女的工薪劳动和家务劳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们各自与资本主义体制的关系,以及对阶级结构和阶级意识造成的复杂影响。[2]  第二,“丈夫阶级起源论”。米歇尔·斯坦沃茨(MichelleStanworth)认为,将女性的阶级位置等同于她们丈夫的做法不仅并非总是必然的,而且还遮蔽了阶级分析中一些最有意思的议题。它既混淆了女性与她们丈夫不同的阶级体验(classexperience),又忽视了

5、将男性与女性区分开来的不平等,本身就是阶级系统运作的结果。[3]安东尼·赫斯(AnthonyHealth)和尼克·布里滕(NickyBritten)则提出了一种“联合分类”(jointclassification)模型,认为家庭成员的阶级地位不应化约为家庭中任何一员的阶级地位,而应该根据他们个人职业地位的所有可能组合来进行判断,其中,那些夫妻双方处于不同职业阶级的家庭则应视为具有双重阶级性质。[4](P46-60)在稍后发表的一篇论辩性的文章中,他们更是试图用数据证明,就解释女性在职业上的不平等来说,她们自身的限制条件而不是丈夫的阶级位置更有意义;她们的选举和生育等行为,也越来越多地取

6、决于她们本人而非丈夫的职业。[5]    二、对传统模型的捍卫和修正    面对女性主义者猛烈的批判,主流社会分层理论家不得不做出回应。首先站出来的是新韦伯主义的代表人物约翰·戈德索普(JohnGoldthorpe)。1983年,戈德索普发表了一篇题为“女性和阶级分析:捍卫传统观点”的著名论文,为传统模型中引发激烈争论的两项主张做出辩护:(1)之所以将家庭而非原子化的个人作为分层的基本单位,是因为家庭作为将收入集中起来的消费单位,所有家庭成员都能受益于任何成员的赚钱能力。也就是说,所有家庭成员拥有同样的物质利益(亦即阶级利益),阶级斗争发生在家庭之间,而非家庭内部;(2)已婚女性的阶级

7、地位取决于她们的丈夫。虽然很多女性参与到劳动市场当中,但是由于家庭中性别分工和社会上男性霸权的继续存在,大多数家庭的经济命运仍然更多地依靠丈夫的职业,妻子的就业模式仍大多可以用丈夫的阶级地位来解释。[6]1984年戈德索普又发表了一篇文章,对前述斯坦沃茨、赫斯、布里滕的文章进行反驳,并对罗伯特·埃里克森(RobertErikson)的“支配模型”(dominancemodel)赞许有加。[7]埃里克森的主张是:家庭的阶级地位与“支配等级制”中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