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绘画作品中的构图方法

浅析绘画作品中的构图方法

ID:17793255

大小:17.0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05

浅析绘画作品中的构图方法_第1页
浅析绘画作品中的构图方法_第2页
浅析绘画作品中的构图方法_第3页
浅析绘画作品中的构图方法_第4页
浅析绘画作品中的构图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绘画作品中的构图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析绘画作品中的构图方法内容摘要: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是怎么才能使画面生动,用什么样的构图方法来表现画面,使之成为一幅结构合理的画。通过对名家作品的分析,可以从中掌握构图技巧,吸取一些绘画构图的经验,从而提高自身的创作水平。  关键词:分析名作构图方法    绘画是由构图、造型和色彩的运用等因素构成的,构图是这些因素中的关键。我们常用的构图方法有水平、垂直、对角线、S形、V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等,在绘画的创作过程中很少运用一种构图方式,而是常用几种方法的结合。如何运用合理的构图方法进行绘画创作?笔者认为最为简捷有效的方法是从前人的身上吸取经验,也就

2、是我们经常说的作品欣赏,通过对名家画作的欣赏来改善和提高自己在绘画中的构图能力。    一、从作品的时代背景中分析构图方法  画家经常会创作一些具有时代意义的作品,从而表达自己的情感。如西班牙画家弗朗本斯科·德·戈雅的纪念画《1808年5月3日》,就体现出了强烈的时代背景,把画家对战争暴行的谴责表现无遗。在画面上,一个身穿白衣的将要被处决的人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这个人面对着一队举着枪的士兵,面无惧色,情绪激昂,在他的身后是不断涌上来的爱国者。从画面中不难看出,作者用平行和对称的构图方法,体现出了手无寸铁的爱国者和拿着枪的士兵作为人类是平等的,阶级的差异在画中荡然无存。  

3、法国画家布歇的《博韦附近的风景》也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画家展现了18世纪法国美丽的乡村风光。为了表现乡村生活的宁静,画家运用了对称的构图方法,又运用了透视的构图,通过表现远处的树林使人感受到乡间的清幽。  充分地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才能够充分地了解作者的作画意图,从中准确地分析出作品的构图形式。    二、从画家的个性品位中分析构图方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品位,画家也不例外。人们可以通过穿戴和个人的处事方法和原则来体现这种个性和品位,画家则可以通过自己手中的画笔来展现自身的个性和品位。  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以肖像画著称。他性格颇为独特,既有广博的兴趣、好奇

4、心,又敏感、反叛、追求完美,而且有些自负。当时的肖像画流行的是正面或侧面的构图标准,而达·芬奇却取3/4面来构图,反其道而行之,这正体现了他的独特的个性。达·芬奇的作品《抱貂女郎》就是用了这种3/4的构图方法,体现出了画中人物的优雅,做到了形神兼备。事实证明,他的这种方法在当时是一种创新,使他的作品得到世人的推崇。《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的代表作之一。在画中,作者采用水平、辐射、波浪、三角形等构图方法来表现整个事件。由于达·芬奇追求完美的性格和三角形的构图形式本身的特点,使之在作品中把人物巧妙地分成了五个三角形。耶稣处于正中间,他的头和双臂是三角形,两旁的门徒也被均匀地分

5、成了四个三角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整个画面看起来却又是在一条水平线上。以耶稣为中心,整个画面又运用了辐射的构图方法,从左至右,画面又呈现出波浪形,通过诸多的构图方法表现出了画中耶稣的悲哀和门徒的震惊。  相同题材的作品,在不同性格的人的笔下所表现出来的效果也大不相同。意大利的画家丁托列托也曾创作过圣经题材的作品《最后的晚餐》,但由于画家本人的性格桀骜不驯,对日常生活和财富的要求很淡漠,因而他的作品较少有华丽的表现,而是更多地表现民主主义色彩。在丁托列托创作的《最后的晚餐》中,画家采用了对角线和透视的构图方法,把圣餐桌画成了斜的,使门徒都在向后缩小,而仆人处于画面的右下角

6、,比耶稣和门徒都要大并且得到了细致的刻画。虽然耶稣处在画面偏远的位置,但由于头上的光环却使耶稣仍然处于画面的正中央。  同样的作品《最后的晚餐》,达·芬奇所表现出来的作品的主题虽然是沉重的,但是作品风格却是和谐明快的。而丁托列托作品的主题虽然表现的是门徒和耶稣一起用餐时的欣喜和感恩,但作品的风格却与达·芬奇的作品风格形成强烈的反差。  不同个性品位的画家在创作作品时,不但作品的风格存在差异,在构图方法上也是大相径庭。    三、从绘画内容中分析构图方法  除去时代背景和画家的个性品位,我们还可以从绘画作品自身的内容来分析作品的构图方法。  就中国画来说,通过对画面内容的分

7、析就可以掌握作者的构图方法。如中国五代时期著名的人物画家顾闳中的传世之作《韩熙载夜宴图》,整个作品像一幅连环画一样展现在观众的眼前。这幅画主要是叙述南唐大臣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以水平的构图方法贯穿整个画面,看似平铺直叙,可其中又暗藏着波浪起伏的构图,使整个画面疏密有致。五个场景之间既可独立成画,又通过画家的构图方法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幅完整的画卷。清朝画家王翚的《万壑千崖图》,画面中展现出来的是仰望群山、主峰高耸的宏观场面。为了表达这种气势,作者采用了仰视和垂直的构图,进一步烘托画面的主题。而清朝的另一位画家梅清的《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