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常见急症ppt课件

儿科常见急症ppt课件

ID:17796559

大小:828.01 KB

页数:158页

时间:2018-09-05

儿科常见急症ppt课件_第1页
儿科常见急症ppt课件_第2页
儿科常见急症ppt课件_第3页
儿科常见急症ppt课件_第4页
儿科常见急症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科常见急症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儿科学2儿科学第十六章儿科常见急症1主要内容急性中毒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跳呼吸骤停颅内高压综合征感染性休克重点与难点1.重点儿童急性中毒的常见首发症状、治疗原则及清除毒物的方法;急性有机磷中毒、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诊断要点、治疗、抢救措施;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跳呼吸骤停的抢救治疗措施;控制惊厥和减轻脑水肿的抢救措施;感染性休克的定义、分期、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第十六章儿科常见急症重点与难点2.难点儿童急性中毒的方式和中毒机制;急性有机磷中毒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常见临床表现;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充血性心力

2、衰竭、心跳呼吸骤停、颅内高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措施;感染性休克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措施。第十六章儿科常见急症6第一节急性中毒第十六章儿科常见急症第一节急性中毒一、概述(一)急性中毒的概念急性中毒是指具有毒性作用的物质经过各种途径进入机体后,与组织细胞及体液发生生化或生物物理作用,在短期内引起组织和器官的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导致暂时性或永久性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儿童急性中毒高发年龄段为婴幼儿至学龄前期。婴幼儿期常为误服药物中毒,学龄前期多为有毒植(动)物、化学制剂、消毒剂和杀虫剂等中毒。(二)中毒途径儿童急性中毒常因监护人看护不力,误服(喂)药物或剂量过大而致

3、。主要中毒方式有:1.摄入中毒为最常见方式。毒物(包括植物、灭鼠药、杀虫剂、化学消毒剂等)或药物可通过口腔黏膜、胃肠道吸收,主要吸收部位为小肠。第一节急性中毒2.接触中毒(1)因儿童皮肤薄,表面脂质较多,易发生脂溶性毒物中毒。(2)毒物或药物与眼结膜和鼻黏膜接触后可快速吸收引起中毒,尤其是新生儿容易因滴眼或滴鼻药物造成中毒。(3)因用药不当,通过皮肤创口、创面吸收中毒。3.吸入中毒有毒气体通过呼吸道吸入,经肺泡快速吸收引起急性中毒。4.注入中毒主要包括误注药物、蛰伤、咬伤中毒。第一节急性中毒(三)中毒机制毒物种类很多,中毒发生机制各异,常见的中毒机制包括:1.干扰细胞膜或细胞器

4、功能如二硝基酚、五氯酚、棉酚等中毒,可破坏细胞膜、细胞器,干扰细胞膜的离子运动、膜兴奋性和能量代谢而产生毒性作用。2.干扰酶系统毒物或代谢产物通过与酶结合或与辅酶发生反应,抑制酶系统的正常功能。如氰化物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重金属抑制含巯基的酶、有机磷农药抑制胆碱酯酶等。第一节急性中毒3.抑制血红蛋白携氧能力硫化氢、一氧化碳(CO)、氰化物等可阻断氧的吸收转运或利用,使组织器官(如脑、心肌等)受到损害。如CO中毒时,CO与氧合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功能。4.作用于核酸环氧化物硫酸酯类和烷化剂氮芥等中毒,使DNA烷化交联,影响其功能。5.直接化学性损伤强碱

5、、强酸等毒物直接导致局部损伤,吸收组织中水分,与蛋白或脂肪结合,使组织变性坏死。6.变态反应摄入、吸入或注入过敏原,激发体内各种异常免疫反应,如磺胺类药物、青霉素过敏等。第一节急性中毒7.麻醉作用氯仿、醚、醇和汽油等有机溶剂和吸入性麻醉药,脂溶性高,易透过血脑屏障,抑制大脑功能。8.其他第一节急性中毒(四)毒物在人体内分布、排泄和蓄积1.毒物的分布毒物进入体内后可随着血液循环散布到全身各处,但在器官和组织中的分布不同。影响分布的因素有毒物种类及其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力、与组织的亲和力等。第一节急性中毒2.毒物在人体内的转化和排泄14毒物肝脏解毒作用:氧化、还原、结合、肾脏水溶性物质

6、、低挥发性物质大分子物质脂溶性物质胆道胃肠道重金属盐类呼吸道挥发性物质汗腺、唾液腺和乳汁脱氨基、水解等其它物质第一节急性中毒3.毒物的蓄积毒物进入人体内后可不均匀地分布于某些器官和组织,呈现蓄积状态,如有些重金属毒物可长期贮存于骨、肝、肾、脑等组织中,达到一定量后引起中毒和急性发作。第一节急性中毒16(五)中毒的诊断诊断困难:毒物种类多;病情陈述不清楚;中毒症状体征无明显特异性。寻找诊断依据:1.病史收集发病经过:病前活动范围,摄入食物、药物或接触药剂物品,生活环境中有无毒物,家长职业经常接触的人员,患儿同伴中有无同时发病、症状类似。第一节急性中毒17注意:药物摄入后4小时仍无

7、反应者(但需除外----缓释药物或对乙酰氨基酚等),则发生中毒可能性较小。小儿中毒多表现为呕吐、腹泻、腹痛、惊厥或意识障碍,严重者甚至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第一节急性中毒182.体检注意对诊断有意义的中毒特征(见书表16-1)同时应检查有无残留毒物衣物表面或口袋里皮肤表面口腔中第一节急性中毒193.毒物调查和检验中毒现场勘察,尽可能寻找有无残留毒物并保留患儿饮食及用具以备查验。收集和检验呕吐物、胃液或排泄物中有无残留毒物。若症状体征符合某种中毒,但无法了解中毒史时可试用该毒物特效解毒剂诊断性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