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污和易去污整理教案

防污和易去污整理教案

ID:17831865

大小:3.81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8-09-07

防污和易去污整理教案_第1页
防污和易去污整理教案_第2页
防污和易去污整理教案_第3页
防污和易去污整理教案_第4页
防污和易去污整理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防污和易去污整理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教案授课教师课程名称染整工艺学授课班级03染整(1)授课日期2005年10月20日第七周授课形式讲授授课章节名称第五章防污与易去污整理第一节织物沾污第二节净洗过程第三节防污与易去污整理原理教学目的了解污及织物的沾污过程;掌握净洗过程及去污机理;掌握防污与易去污整理原理;教学重点净洗过程及防污与易去污整理原理教学难点易去污整理机理更新、补充、删节内容1.更新、补充的内容为:净洗过程及易去污机理。2.删节内容为:无使用教具、图表ppt课件课外作业1、什么叫污?常见的污有哪些?2、写出粘着于纤维表面的粒子污的去除过程。3、写出有机污的去除的机理。4、简述易去污

2、整理原理。课后小结1、油性污的净洗包括三个连续过程:①初始阶段:水或净洗剂溶液向油污—纤维界面内扩散;②油污与织物分离:主要是借助于卷缩机理;③最后一个阶段,油污去除很缓慢或可忽略不计。初始阶段可能很短,但如果油污和织物都是疏水性的,并且搅拌又不剧烈时,则也可能持续几小时。2、液体污对织物的沾污就是液体对织物的润湿(铺展)、渗透(芯吸)或粘附。粒子污的沾污主要是由于粘着作用引起的,因此,防污就是要抑制污垢对纤维的粘附作用。第五章防污和易去污整理第一节织物沾污一、污可将污视为存在于不清洁地方的物质或者是纺织品上不应有的物质。常见的污有:①液体污,例如油;②粒子污,例如泥沙;③更多

3、的可能是由液体和固体污组成的混合污。混合污可为流体,如使用过的机油,或固体物质,如含有油性物质的煤烟。在衬衫的衣领和袖口上的污主要是皮肤的细胞组织和皮脂的混合物。从皮肤转移到织物上的上皮组织含有黄色或棕色色素(三聚氰胺、氧化血红蛋白等),从而污染了沾污面。皮脂的主要组成如下表所示:表5—1皮脂的组成成分含量(%)成分含量(%)三甘油酯30%~50%角鲨烯10%~12%单甘油脂5%~10%胆甾醇1%~3%游离脂肪酸15%~30%胆甾醇的酯类1%~3%蜡状酯类12%~16%非角鲨烯的烃类1%~2%另一类常见污是分泌的汗液,含有99%水,0.5%氯化钠和其他无机盐类,及0.5%有机物

4、质(尿素、乳酸、丙酮酸等)。经常遇到的另一类有机污为食品残留物(如脂肪)和着色剂(如青草或葡萄洒)。最难去除的有机污之一是血液,除非迅速去除,否则在空气中氧化会转变为不溶性物质。通过空气流动而吹入房间和地毯的街道尘污主要是无机物。其组成相当恒定,它由七种成分组成:表5—2城市室内和地毯上的尘污成分含量(wt%)成分含量(wt%)氧化铁0.50%硅土17%炭黑1.75%高岭土17%腐殖质(泥苔)38%矿物油8.75%水泥土7%二、沾污沾污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自发进行的沾污过程可分为三种类型:①直接沾污,例如一滴落在台布上的脂肪污或通过空气流粒子沉积在织物上产生沾污。②污从沾污表面转

5、移到清洁物的表面,例如,与皮肤接触的衣领的沾污,椅子的扶手由于手的接触而沾污。⑧静电沾污,由于纺织品表面的静电荷对空气中悬浮污的吸引作用,例如窗帘的沾污。沾污作用不仅发生在纺织品使用过程中,在洗涤中也可能沾污,织物的湿沾污可有积累性,而且比应用过程发生的干沾污更易使纺织品的表面沾污。在洗涤时的湿沾污包括通过洗涤液从沾污的织物转移到另一织物上或重新沉积在已去除污的织物上。(1)液体污的沾污液体污有有机油性物质如动植物油脂或矿物油,以及水溶液如含有着色剂的葡萄酒。水性污实际上是水挥发后水中的溶质残留在织物上所引起的沾污。液体污对织物的沾污就是液体对织物的润湿、渗透或粘附。液体在织物

6、上的铺展性能取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和织物固体表面的临界表面张力。当液体的表面张力高于固体的临界表面张力时,液体不能在固体表面铺展,如经过拒水整理的织物不能被水润湿,洒落在织物上的水性污可自动滚落或被抖落。液体在织物上的铺展性能还取决于液体的粘度、织物的几何形状、沾污时施加的压力以及其它因素。液体污和织物间的结合力主要是分子间的范得华力或氢键。(2)粒子污的沾污粒子污的沾污分两步:污先转移到纤维表面,而后纤维对污产生吸附。沾污可通过①空气流的沉积作用;②静电引力;③从沾污表面对清洁表面的接触转移。最重要的沾污原理是转移沾污,转移沾污包含有机械力作用,并伴随有压力、摩擦和碰撞等作用。

7、一般认为,沾污主要是污的粒子粘着在纤维表面引起的,而不是机械截留作用。污粒子甚至能粘着于起始是光滑的表面上,如涤纶或聚乙烯薄膜。粘着力的强度决定于单位界面间的相互作用力、接触面积及纤维表面是否有液体存在。在大多数情况下,纤维对污的吸附作用是由范德华力引起的,范德华力只能在很小的距离内有效,因此,污的粒子必须与粘着的纤维表面紧密接触。因为污的粒子极其微小,极不规则,因此,当纤维表面和污的粒子在冲击接触时可以变形,可使接触面积增加,并使界面形状相互适应(见图2—1).所以能引起纤维表面发生塑性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