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物理 教案 第1章--第7章

半导体物理 教案 第1章--第7章

ID:17859716

大小:4.74 MB

页数:124页

时间:2018-09-07

半导体物理 教案 第1章--第7章_第1页
半导体物理 教案 第1章--第7章_第2页
半导体物理 教案 第1章--第7章_第3页
半导体物理 教案 第1章--第7章_第4页
半导体物理 教案 第1章--第7章_第5页
资源描述:

《半导体物理 教案 第1章--第7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绪论本门课的主要内容:固体物理20学时,半导体物理50学时。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一、半导体科技发展简介(170年)1.萌芽时期(1834~1931)将近100年时间1834年,Faraday提出半导体判定条件:金属:半导体:绝缘体:半导体具有负的电阻温度系数,这一年成为该学科进入萌芽时期的标志。1873年,W.SmithSe光电导效应。1874年,F.BrawnPbS等矿石的整流作用。1879年,HallHall效应。表明半导体的导电机构与金属不同。直到20世纪30年代以前,虽然有些发现,但是不系统。2.理论形成和系统发展时期(1931

2、~1980)近50年时间1931年,Wilson提出能带论奠定了半导体理论的基础,解释了金属、半导体、绝缘体的本质区别。1949年,W.Shockley(晶体管之父)。p-n结,双极晶体管(BipolarTransistor)理论。1947年与J.Barden和W.H.Brattain发明点接触晶体管。为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标志现代半导体理论的形成,半导体科技进入系统发展时期。1957年,Kroemer异质结晶体管。半导体领域第二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58年,Esak:隧道二极管第三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时期,所用的半导体材

3、料主要是锗。锗晶体管开创了第二代计算机(后来为硅管所取代)。3.集成化的微电子时期(1960~1980)1957硅晶体管实用化1960工艺的出现,为IC的发明提供了技术支持。1962Noyce单片集成1970年,LSIC逻辑电路出现。该时期内,半导体行业得到了全面发展,主要有三个方向。(1)微型化(2)功率器件(3)敏感器件4.VLSIC的成熟阶段=IT业的快速发展时期(1980~2000)同时与其他学科结合出现了MEMS产业。一、面对未来的发展趋势1.从微型化的发展方面看:20年从60年代的几十微米至80年代1微米。20年从80年代

4、1微米至21世纪初30nm未来的器件会更多地考虑量子效应进入Nanoelectronics时代未来20年内很可能会达到几个nm的水平。2.系统集成方面看传感+执行+电路=SOC传感+执行=MEMS3.高频、大功率和能量转换。光电器件。三、教与学的方法1.多下工夫时间2.调整心理,理解的整理从认识论的高度3.理解的基础第一章、半导体中的电子状态一、量子力学基础1.MaxPlanch普朗克光量子说n=0,1,2…能量是量子化的,不是连续的。光子的概念。光子是电磁辐射的量子,传递电磁相互作用的规范粒子。其静止质量为零M=0不带电荷Q=0其能

5、量为普朗克常量和电磁辐射频率的乘积在真空中以光速c运行v=c=3e8米/秒根据质能方程:说明光子的动质量:光子的动量:2.光子的波粒二象性光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3.德布罗意物质波matterwave在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启发下,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1892~1987)在1924年提出一个假说,指出:“波粒二象性不只是光子才有,一切微观粒子,包括电子和质子、中子,都有波粒二象性。”他把光子的动量与波长的关系式p=h/λ推广到一切微观粒子上,指出:“具有质量m和速度v的运动粒子也具有波动性,这种波的波长等于普朗克恒量h跟粒子动量mv

6、的比”,即λ=h/p=h/(mv)。这个关系式后来就叫做德布罗意公式。1.不确定性原理Uncertaintyprinciple又称“测不准原理”、“不确定关系”,是量子力学的一个基本原理,由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WernerHeisenberg)于1927年提出。本身为傅立叶变换导出的基本关系:若复函数f(x)与F(k)构成傅立叶变换对,且已由其幅度的平方归一化(即f*(x)f(x)相当于x的概率密度;F*(k)F(k)/2π相当于k的概率密度,*表示复共轭),则无论f(x)的形式如何,x与k标准差的乘积ΔxΔk不会小于某个常数(该常数

7、的具体形式与f(x)的形式有关)。5.几率波是微观客体运动的一种统计规律性,它把物质粒子的波动性与原子性统一了起来。描述了系统的动力学性质。6.算符位置算符:x,yz->x,y,z位置表象下,粒子的动量算符:->位置表象下,粒子的能量算符:E->是的共轭函数。是位置平均值。一维动量平均值。7.薛定谔方程薛定谔提出的量子力学基本方程。建立于1926年。它是一个非相对论的波动方程。它反映了描述微观粒子的状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它在量子力学中的地位相当于牛顿定律对于经典力学一样,是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之一。考虑动能和势能,能量含时薛定谔方程当势

8、能不含时间,此时可用分离变量法求解薛定谔方程令,代入薛定谔方程,得到为不含时的薛定谔方程。二、能带论点方法简介1晶体中势能分布场的近似化处理一定状态下(动能、势能)的电子,其波函数所遵守的薛定谔方程为:严格说来每个电子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