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空心化探讨

新农村建设空心化探讨

ID:17883514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08

新农村建设空心化探讨_第1页
新农村建设空心化探讨_第2页
新农村建设空心化探讨_第3页
新农村建设空心化探讨_第4页
新农村建设空心化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农村建设空心化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新农村建设空心化探讨新农村建设空心化探讨新农村建设空心化探讨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然而,当前在不少地区的农村,由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农村强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出现了经济意义上的“空心村”和地理意义上的“空心村”相互交织的“空心化”现象,严重影响到农业、农村的持续发展。  “空心化”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障碍  人多地少是我国将长期存在的基本国情。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几乎所有的关乎中国现代化的政策建议,都认为中国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将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

2、出来。这一思路固然是破解困扰中国崛起的“三农”难题的不二路径,然而,来自现实实践的复杂性,使得我们不得不认真审视一些深层的矛盾和问题。  随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确立,“多予、少取、放活”政策的落实,传统的“剪刀差”已不攻自破,然而,取而代之的却是同工不能同酬的工资、补偿标准明显趋低的土地等“新剪刀差”,更让农村缺乏活力的是,由工业部门的需求所决定,能够从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的必然首先是具备相对优势的乡村精英,由此形成了经济意义上的“空心村”和地理意义上的“空心村”:前者指大批农民工的进城,而且都

3、是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青壮年劳力,剩下的则基本都是老弱病残和妇女儿童,是一种经济意义上的“空心”;后者多因前者而生,指在农民新建住宅过程中,由于村庄规划严重滞后、基础设施不配套等原因,新建住宅大部分集中在村庄外围尤其是公路沿线,而村庄内却存在大量空闲宅基地和闲置土地,是一种地理意义上的“空心”。而更多时候,往往是两种意义上的“空心村”交织并存,并且在已转移出去的农民工中,由于在城乡间辗转的体wf,其后代已对“务农”产生了或多或少的排斥心理。正因如此,最近网络上产生了“农业大国:以后谁来当农民”的“天问”。正如40

4、年前法国学者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曾使法国学术界感到震惊一样,如今“以后谁来当农民”的“网上疾呼”,无论是杞人忧天还是生于忧患,都使得人们不得不直面农村将面临被“空心化”的危险。  解决“空心化”不能矫枉过正  由于农业的比较利益低,而且面临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与从事其他行业相比,从事农业生产便天然地会有一个落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素的趋利性流动必然使得农民产生强烈的“跳农门”的冲动,这种冲动又终将陷入两难:或在行政强制不足时农村不断“空心化”,或在行政强制下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形成“差别性国民待遇”。而时

5、至今日,我们已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采取逆向调节政策,人为地将农民固定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因为,新农村建设并不是一个封闭的自循环系统,实现城乡融合协调发展是其题中应有之义,任何阻碍这一趋势的人为因素,不但逆时悖势,而且本身也有违新农村建设的初衷。  因此,解决农村“空心化”,绝不能矫枉过正,寄望于采取简单粗暴的做法而一劳永逸,而应该在坚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的基础上,重视提高务农劳动力的素质和劳动技能,培养合格的农业经营者,重点扶持农业专业大户,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事实上,就在农村“空心化”倾向的

6、同时,随着“村官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西部阳光行动”、“三支一扶”等活动的展开,继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之后,又一次知识青年群体大规模地奔赴农村的热潮已然掀起,这被视为将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鲜活力的一大壮举。  在城乡统筹中矫正“空心化”  在上山下乡与进城入市两股潮流的交叠中,大学生就业、下岗再就业、农民工就业三股力量交织在一起,归根结底,演化为“剪不断理还乱”的就业难题。倘若农村劳动力能顺利转移出去,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比较利益就能得到大幅提升,如此,在就业岗位和就业人员的双向选择过程

7、中,城乡劳动力就业各安其所,就不会存在类似所谓“以后谁来当农民”的隐忧了。因此,矛盾的症结最终落于就业,而解决就业必须统筹城乡。  这里的“统筹城乡就业”,不仅指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资源管理制度,实现城乡就业的统筹规划和调控管理,也指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和就业促进政策,实现城乡劳动者的平等就业;不仅指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为城乡劳动者就业再就业提供良好服务,也指建立城乡统一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提高城乡劳动者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不仅指建立城乡统一的用工管理制度,切实维护城乡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

8、指加快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妥善解决城乡劳动者的社会保障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树立统筹意识,将城镇新增劳动力、下岗职工、农村转移劳动力三种主要就业群体通盘考虑,既要看到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必要性和趋势,也要高度关注由此可能产生的问题;既要看到知识青年奔赴农村的积极意义,也要看到其潜在的负面影响。  对于中国经济仍将持续增长,我们继续抱有信心。但是,同样,寄望于经济可能会有超高速的增长奇迹是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