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速度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探究论文

中国速度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探究论文

ID:17887541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08

中国速度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探究论文 _第1页
中国速度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探究论文 _第2页
中国速度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探究论文 _第3页
中国速度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探究论文 _第4页
中国速度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探究论文 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速度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探究论文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速度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探究论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中国速度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探究论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中国速度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探究论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布格局  内容摘要: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的演化:“点状”分布格局—沿海“带状”分布格局—“弓”状分布格局—“井”状分布格局—“棋盘”状分布格局。中国的区域发展模式的演进是中央政府政策、各地区位优势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催化的结果。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概况  点状分布格局  从“一五计划”到“三线建设”期间,中国的发展重点主

2、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数个大城市,如东北地区的沈阳、长春、哈尔滨,中部地区的唐山、太原、洛阳、武汉,西部地区的兰州、西安等大中城市。这段时期,中央政府主要从行政化的角度去考察中国工业化布局,使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若干个大城市异常发达,而其他非“一五计划”支持的地区异常贫困的区域发展局面。此时的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典型的非均匀的点状分布状态。  从“三线建设”到改革开放,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依然没有摆脱非均匀的点状发展格局,但点状的区位却有了变化:通过三线建设使整个西南地区成为中国重工业集中地之一,重庆、成都等西南部城市成为国家发展的重点

3、。  总之,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发展重点集中在一些重工业城市,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是典型的点状分布图。  带状分布格局  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的区域发展政策逐步从政治导向转为经济效益导向,发展的重点也逐渐从内地转向沿海。这一时期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利用中央所出台的一系列的政策优势和所处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使东部沿海地区成为中国最活跃的经济地带。从北到南依次出现大连、青岛、烟台、连云港、上海、宁波、温州、厦门、深圳、珠洲等沿海经济发达城市,这些大城市连结起来像一条玉带镶嵌在东部沿海,成为中国最为活跃、经济实力最强的发展区域。 

4、 弓状分布格局  1985年,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市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率先成立了长江沿岸中心城市发展协调会,由此国家拉开了长江经济开发的序幕。长江作为我国航运的“黄金水道”,以及南京、武汉、重庆等大型工业城市的存在,使得开发长江流域成为国家重点考虑的战略问题,也使得长江流域成为沿海开发后的第二个国家重点发展区域。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家在实施“沿海发展”和“沿江发展”战略的同时,又重点实施了“京广线开发”。“京广沿线”开发虽没有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但由于其穿越城市的特殊性使得京广沿线成为中国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此时的中国区

5、域发展格局呈现出“弓状”:即沿海地区是弓背,京广线是弓弦,长江开发带是箭头。  井状分布格局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洪、童大林就提出国家应实施以陇海-兰新线铁路为枢纽,以沿线中心城市为骨干的新欧亚大陆桥发展战略。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发展,陇海—兰新经济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东端的黄淮海经济区以连云港、徐州为中心在机械、盐化工、水产等方面形成了产业集聚优势;在中端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经济区;黄河干流形成了关中经济区和以兰州为中心的化工产业区;在西端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坡经济区也已显露雏形。htt

6、p://  此时的中国经济发展形成了陇海—兰新地带、沿江地区、京广线地带、沿海地区的四大经济带,如果放到中国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这四大经济发展带恰好组成“井”字状。  棋盘状发展格局  进入新世纪我国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和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政策,并相继批复了多个经济发展改革实验区。特别是2009年至今国家批复了13个区域发展规划。中央的这些经济发展举措使中国逐步形成了棋盘状的发展格局:以大中城市为区域发展带动的增长点,以铁路、城际铁路、高铁、高速公路等交通干道为骨干,形成大中小城市、城乡互动的发展模式。在这

7、种区域格局中大中城市好比棋盘上的棋子、交通干线好比棋盘,呈现出“棋盘发展模式”。  结论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在改革开放以前的30年中央政府总体上实行的是扶持性的发展策略,旨在平衡区域之间的差距,但发展的结果却是区域间普遍的贫穷;自1978年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央政府坚持“效率第一,兼顾公平”的原则实施了非均衡发展策略,这一发展策略极大地促进了区域发展但造成了区域间极大的发展不平衡,区域差距问题较为严重;新世纪以来,基于区域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国家先后提出了多个区域发展战略,这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8、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区位优势、国家政策、地方自然资源、地方人文特征等因素都有可能给区域发展带来机遇,其中国家政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