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高企业低碳竞争力的措施

论提高企业低碳竞争力的措施

ID:17906400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09

论提高企业低碳竞争力的措施_第1页
论提高企业低碳竞争力的措施_第2页
论提高企业低碳竞争力的措施_第3页
论提高企业低碳竞争力的措施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提高企业低碳竞争力的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提高企业低碳竞争力的措施  我国企业的低碳竞争力亟待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凭借劳动力、土地、资源和环境等低成本竞争优势,在中低附加值产品国际市场上获得了较大的份额。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拼资源、拼能源、拼土地、拼劳动力的粗放发展模式已逐渐走到了尽头,“高成本时代”悄然到来,企业的低成本竞争优势逐渐丧失。2000—2010年,布伦特国际原油价格从美元/桶上升到美元/桶,煤炭西北欧基准价格从36美元/吨上升到美元/吨①,国内商业地价从1599元/平方米上升到6536元/平方米②,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从9333元上升到36539元③。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

2、,人民币汇率连续处于上升渠道,自2008年12月23日以来连续五次上调贷款利率,使企业融资成本不断上升。同时,企业的环保成本、房租成本、税费成本、物流成本、知识产权购买成本等也在上升。逐步丧失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只有通过培育新的低碳竞争优势来替代。目前,我国工业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加工组装环节,产品附加值较低,单位产值的能耗比发达国家高。我国单位GDP产品的能源加工、转换、储运和终端利用的效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单位产值的石油消耗是日本的倍、美国的倍、韩国的倍。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8个高耗能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平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7%,而这8个行业

3、的能源消费量占工业部门能源消费总量的73%④。产品单位产值能耗高、能源产出效率低与较低的装备技术水平有很大关系。我国工业装备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如大型煤矿综合采掘装备、煤炭液化技术核心装备需要引进,重大石油开采加工设备、特高压输电设备、先进的核电装备还不能自主设计制造。而装备技术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期、持续、稳定的投入。如果仅依靠企业自身努力,短期内装备技术水平难以提高,企业过度依赖能源获得竞争力的现状也难以改变。许多跨国公司根据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比较早引入了低碳节能理念,同时利用其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优势,在形成低碳

4、竞争力上已取得了一些先发优势。如德国的西门子公司每年在低碳技术方面的投入超过20亿欧元,拥有大约3万项环境和气候保护方面的技术专利,凭借其在低碳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在中国赢得了广阔的市场。而我国的大部分企业由于观念、技术和管理的制约,长期处于产品价值链的中低端,将企业发展目标主要定位于通过粗放式经营获取短期利润,导致企业对高能耗、高排放形成了较强的依赖,研发和消化吸收低碳技术、开发利用低碳产品的积极性低,低碳竞争力的形成相对滞后。虽然我国部分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利润率不低,但与跨国公司相比品牌竞争力明显处于劣势。在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2011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

5、中国只有21家企业入选,居世界第六位⑤,与经济总量排名不相称。全球最大的品牌咨询公司因特品牌推出的《2011年度全球最佳品牌百强》排行榜显示,中国大陆企业无一入围⑥。中国排名前10的企业品牌价值在63亿~193亿美元,与美国排名前10的企业品牌价值273亿~443亿美元相比,含金量相去甚远。在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种专利中,国外企业申请的专利主要是含金量最高的发明专利,而我国企业发明专利占比偏低。  加快提高我国企业低碳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碳交易市场可为企业提供碳交易平台,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低碳竞争力。目前,欧盟等已建立了较完善的碳交易市场,国内只有自愿

6、项目交易,配额交易尚处于试点初期,我国企业只能通过清洁机制项目(CDM)参与国际碳交易,这不利于我国企业提高低碳竞争力。因此,有必要加快建立国内碳交易市场。具体来说,加快推进七省市碳交易试点,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与国际接轨的碳交易市场,同时加快制定完善有关碳交易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鼓励企业参与碳交易的政策,为我国企业提高低碳竞争力提供良好的交易平台和制度环境。好的能源消费环境能源消费是第一大碳排放源,提高企业低碳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是提高能源消费效率,减少能源消耗。而能够灵活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能源稀缺性的能源价格是提高企业能源消费效率、减少能源消耗的核心机制

7、。目前,我国能源价格改革滞后,尚不能灵活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能源稀缺性,不能反映煤炭、电力等不同能源消费的合理关系,不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低碳竞争力。因此,有必要抓住当前通胀压力减轻、能源消费不旺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能源价格改革,逐步实现竞争性能源领域的市场定价。在上网电价环节尽快实现由市场定价,在输配电环节逐步形成独立的输配价格,加强对具有自然垄断特征的管网设施的价格监管。改革煤炭行业成本核算制度,将煤炭资源有偿使用费、安全生产费用、生产环境治理恢复费用等列支到煤炭成本中,实现外部成本内部化。尽快实现能源价格交叉补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