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阅卷分析

语文试卷阅卷分析

ID:17925833

大小:7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10

语文试卷阅卷分析_第1页
语文试卷阅卷分析_第2页
语文试卷阅卷分析_第3页
语文试卷阅卷分析_第4页
语文试卷阅卷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试卷阅卷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曲江中学2013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阅 卷 分 析一、选择题统计与分析:(李宾统计、分析并执笔)  题号选项ABCD11111.00%5050.00%1919.00%2020.00%24242.00%33.00%4141.00%1414.00%34141.00%2929.00%2525.00%55.00%422.00%33.00%5252.00%4343.00%588.00%2121.00%1414.00%5757.00%688.00%7979.00%1010.00%33.00%71010.00%22.00%88.00%8080.

2、00%82626.00%2828.00%4141.00%55.00%12前7878.00%1818.00%00.00%44.00%12后00.00%2930.85%55.32%6063.83%132121.00%00.00%1111.00%6868.00%12AD7878.00%6464.00%1、第一题:答案B,得分率为50%,难度适中,稍偏难,未达标(55.5%)。错误较多的是C、D两项,分别为19%和20%,表明五分之一的同学未能很好地掌握“省察”的“省”和“刹那”的“刹”的读音。尤其是“省”,错读如此之多,很不应该。A项有

3、11%的同学选中,“载”作为多音字,确实不好记。应该加强记忆。  2、第二题:答案C,得分率为41%,难度适中,偏难,未达标。错误较多的是42%的同学选择了A项,表明相当多的同学对“首当其冲”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还很不了解。此成语全国高考已经考过,现实中的普遍错用也是对考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14%的同学选择了D项,看来,近七分之一的同学对“力不从心”这个成语的理解还真有些力不从心了。  3、第三题:答案A,得分率为41%,难度适中,偏难,未达标。错误较多的是B、C两项,选中率分别达29%和25%。B项“表明”后应少宾语,此项稍微用心

4、即可判断出来;C项为多项状语排列,表地点方位的状语应在动词谓语前,这是常识,表明有四分之一的同学语法知识,尤其是涉及多项定语和多项状语排列的知识需要加强和强化。仅5个同学选择了D项。  4、第四题:答案C,得分率为52%,难度适中,稍偏难,未达标。错误较多的是D项,错误率高达43%。第二句很容易确定。第一句和第三句的关系及相互位置确实不太好判断,但是考虑到句中有“也涉及”一词,应该是紧承前句“没有忽视”而来。之所以出现如此多的错选,关键是因为,考生很容易将空前句中的“虽然”,跟第一句中的“但”自然而然地联系上来。【小结】:前四题,

5、满分12分,全级平均5.23,得分率43.60%,理科平均5.18,得分率43.19%,文科平均5.29,得分率44.06%。从得分率上看,前四题做得不够理想,距达标相差10多个百分点。尤其词语题和病句题,需要加强复习,强化练习。5、第五题:答案B,得分率为21%,难度很大,非常难,远未达标。错误最多也是最大的是D项,错选率高达57%;选A、C的分别为8%和14%。选择A项,表明近十分之一的同学仍然未能很好地掌握“见”字表被动的用法;选择C项,表明近七分之一的同学对“坐”的意义和词性掌握得太死,此项联系上下文,从省略的主语看,也不

6、应该简单的理解成“犯罪”,因为后面带了个宾语“浩源”(即罗浩源,人名),那就只能理解为“定浩源的罪,处罚浩源”等。“具”是120个常用文言实词中的一个,会意字,手上所捧着的器具,本义为准备饭食或酒席。泛指准备,备办。例如:注释:“犹办也”官备则具备。——《礼记·祭统》寿为具召武帝显。——《汉书·何武传》礼举仪具。——张衡《东京赋》具器械。——《孙子·谋攻》故人具鸡黍。——唐·孟浩然《过故人庄》第二板已具。——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别具本章。——清·方苞《狱中杂记》又如:具食(准备食物);具觞(备酒。觞:酒杯);具状(备办词状;

7、写状子);具禀(备办上报的文件);具覆(备办回复的文件)写,题,李具状求在狱。——清·方苞《狱中杂记》又如:具草(拟稿,起草);具衔(题写官衔);知名不具;具结检验(与案件有关的人员出具保证,以免对尸体、现场等进行检验),等等。此句中,“具”后为“疏稿”,“疏”,古代的一种上行公文,类后世所谓的奏折,是大臣呈给皇帝陈述事由的公文。联系上下文,可知“具疏稿”应理解为“写好了奏疏的草稿”。  6、第六题:答案B,得分率为79%,难度适中,偏易,达标(75.5%)。错误较多的为C、A两项,分别为10%和8%。十分之一的同学选择C项,表明

8、对“而”-5-这个最重要、最常用且最复杂的文言虚词(十八个必考文言虚词之一,近八年广东已考了两次(分别为05和07年)掌握得很不好。近十分之一的同学选择A项,表明对“以”(十八个必考文言虚词之一,近八年广东已考了7次,2010年未考)掌握得也不太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