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思考

中职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思考

ID:17932583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10

中职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思考 _第1页
中职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思考 _第2页
中职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思考 _第3页
中职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思考 _第4页
中职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思考 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职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思考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职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思考中职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思考中职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思考中职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思考中职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思考  一、中职德育工作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普高热的掀起,中职校的招生受到较大的影响,中职生生源质量每况愈下,整体素质令人担忧。现今中职生或为家庭娇子,往往自尊心、优越感极强,自控力却比较弱,情绪波动快、幅度大;或者家境不好,自卑感极强;或者学习成绩差,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自信。中职生的年龄一般在15—18岁之间,处于这个年龄的学生心智尚不够健全、思想尚不够成熟,不善辨美丑善恶,对各种诱惑的抵抗力较弱,这就要求我们中职学校的老师在教给学生一技之长的同

2、时,更要注意完善学生的政治思想和品德素质,竭尽所能将每个学生都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就必然要求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落实、加强德育工作。  二、中职教师在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部分教师缺乏耐心和爱心  中职生处于一个不成熟的年纪,容易冲动、管不住自己,很多学生自尊心强,但因为学习不好或者不守纪律,长期受到老师、同学的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外表又套有一层“硬壳”,给人难以接近的感觉,但是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信任,他们比一般同学更需要得到老师“雪中送炭”式的爱。如果教师对待他们缺乏应有的耐心、爱心,他们就会从教师的

3、言行态度中意识到教师的偏心和歧视,在心理上有意躲避教师,对教师的谈话帮助听不进接受不了。  德育教育中批评有余、鼓励不足  很多老师认为,对于学生一定要严格要求,只有对他们严格要求才是对他们负责任,对待那些在学习过程中犯错误的学生,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在批评学生时,有时采取讽刺挖苦或体罚谩骂的方式,甚至当众羞辱学生。教师教育不得法,师生关系紧张,长期如此,容易使学生滋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在学习知识和接受思想教育时,容易对老师产生对立情绪,实行心理封闭,甚至产生一些过激的行为,使转化难上加难。  德育教育中对待学生不公  由于教师在师生交往过程中的支配地位使许多教师在师生交往中带有更多主

4、观选择性,大部分教师都会偏向于学习成绩好、乖巧或者家庭背景好的学生,对于那些顽劣、期望值低的学生则比较冷漠,而中职生恰巧大部分属于这个特殊群体,长期的差异对待使他们对老师的教育帮助产生抵触心理,心理上自带“抗体”,这是很不利于德育教育的做法。  德育教育存在重认知轻实践的倾向  中职德育一般以加强德育认知教育为主,即教育学生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种教育能够对学生如何行为形成一定的指导,但德育认知只是基础,并不能解决学生自觉参与德育实践的问题,即在德育实践方面存在不足。传统的教师德育教育对学生主要是以说教为主,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只能被动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事实证明,老套的说教对当

5、今中职生已经收效甚微。  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协作  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不只是德育教师的工作,也是全体教职工的工作,但目前德育教师之间、德育教师与其他任课老师之间未能形成合力,影响了学校德育教育的效果。  三、中职教师如何开展德育工作  德育是以育人为背景的,从根本上讲,德育就是要教会受教育者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总之凡是与做人相关的思想、观念、规范的教育都可称之为德育。  情感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首要环节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无数成功的教育经验表明,教师只有用一颗真正热爱学生的心去对待学生,与其建立起融洽的关系,才能感化学生。教

6、育过程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相互渗透的过程。学生最不畏惧的是权势,中职生更是如此,如果用恫吓、威吓去压制学生,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教师在工作中要注意从情感上与学生接近,寻找共同语言,做到尊重并善于理解学生,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学生才能真正从内心接受教师,我们的德育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应该以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用心保护学生的心灵,理解、关心学生,给学生以相应的尊重。对待学生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辞,如果你无法做到用你们的话让别人温暖一辈子也没有关系,但千万别因为你的一句话而让别人寒心一辈子。我们只有对学生付出浓浓的爱,才能赢得学生深深的情

7、。  多鼓励少批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特别是中职生在求学期间犯一些错误属正常现象,我们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经过教育都可以改变。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必须有海纳百川的宽阔胸怀,容得下个性千差万别的学生。学生犯了错误不能只是训斥、压服,而是要心平气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正如《学习的革命》一书所说:“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批评和处罚虽然可以起到处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