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消费与储蓄

第三讲消费与储蓄

ID:17934832

大小:243.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9-11

第三讲消费与储蓄_第1页
第三讲消费与储蓄_第2页
第三讲消费与储蓄_第3页
第三讲消费与储蓄_第4页
第三讲消费与储蓄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讲消费与储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讲,消费与储蓄第一节、国民消费和储蓄表1、1998年的若干统计指标及其关系宏观变量核算指标统计值(亿元)GDP的比例1.国内生产总值(GDP)79396.7100.0+来自国外的劳动力报酬18.0—支付国外的劳动力报酬16.9+来自国外的财产收入2454.3—支付国外的财产收入1823.3+来自国外生产和进口税(扣相应补贴)0.0—支付国外生产和进口税(扣相应补贴)0.02.国内生产总值(GNP)78017.898.3+来自国外的经常转移收入4385.9—支付国外的经常转移收入31.63.国民可支配总收入78372.19

2、8.74.最终消费46405.958.55.国民总储蓄(3-4)31966.240.36.资本形成总额30396.038.37.国民总支出(3+6)76801.996.88.货物和服务净出口3451.54.39.国内生产总值(7+8)580253.0101.11515第一节、消费和储蓄的跨期选择分析框架假设简单没有货币的实物经济,其中只有一种物品Q,价格被固定在1的水平上。于是这一物品成为实物经济中的“计价物(numeriare)”,在没有货币背景下成为度量收入、储蓄等变量的尺度。实物经济条件下的消费和储蓄选择债券存量随不同

3、时期收入(不仅是产出)与消费关系变动而变动。给定上期末债券存量,如果当期收入大于消费,债券存量上升;反之,如果当期消费大于收入,债券存量下降:B=B-1+(Y–C)=B-1+(Q+rB-1-C)。由于Y-C=S,所以B—B-1=S。两时期模型与跨时期预算约束依据储蓄的定义有:S1=Y1–C1=Q1—C1=B1S2=Y2–C2=Q2+rB-1—C2由于S2=-S1,所以:15C1—Q1=Q2+rB-1—C2=Q2+r(Q1—C1)—C2C1(1+r)+C2=Q1(1+r)+Q2=W1或者:C1+C2//(1+r)=Q1+Q2/

4、(1+r)=W1(1)其中W表示财富。在公式(1)基础上,可以考虑几点与现实情况靠近的重要变动。一是考虑获得遗产情况。得到遗产使整个生命周期的可利用资源总量上升,预算约束公式改变为:C1+C2//(1+r)=(1+r)B0+Q1+Q2/(1+r)=W1(2)其中的“(1+r)B0”是第一期开始时得到的遗产的价值,包括遗产本身价值B0以及它带来的利息rB0。二是考虑多期情况。实际上生命周期数会超过两期,包括遗产的t时期(t=1,2,3,…..T)跨期预算约束为:C1+C2//(1+r)+….+CT/(1+r)T-1.=(1+r

5、)B0+Q1+Q2/(1+r)+….+QT/(1+r)T-1.==W1(3)三是考虑结束生命时留下遗产BQT,这意味着贴现的消费值将减少BQT/(1+r)T-1.,因而(3)的右边为W1—BQT/(1+r)T-1。15两期预算约束的图形表达把上面公式变形得到C2=[Q1+Q2/(1+r)]—(1+r)C1,这是预算约束线:[]中的部分等于W1,是已知的给定条件,表示的是可以用于两期消费的财富或资源总量,—(1+r)是其斜率,约束线上不同点表示两期消费各种不同组合。图3-3、两期跨期预算约束第2期BCB2第2期BQAW1CB2

6、Q2CA20CB1Q1CA1QAQ2CA20第1期-(1+r)例如,假定Q表示产出时间组合点,即第一期产出为Q1,第二期产出为Q2(注意Q2的现值为Q2/(1+r)=Q1W1)。给定这一产出组合,消费组合可以是A,表示第一期消费CA1,由于消费大于产出,所以需要借贷Q1CA1;第二期只能消费CA2,消费大于该期产出,所以是负储蓄即还债,还债价值为Q2CA2,其贴现值正好等于第一期的借贷值(Q2CA2/(1+r)=Q1CA1)。与A点代表的“子吃卯粮”的消费组合相比,另一种可能的选择是“先紧后松”15,它被B点所表示。第一期消

7、费CB1,消费小于产出,放贷了CB1Q1;第二期消费CB2,大于该期产出,高于当期产出部分正好是CB1Q1(1+r)。任何一期的产出变动会改变预算约束线为位置,从而改变消费组合可能性。例如,第一期产出从Q1上升到Q1*,结果预算约束线向外移动,与横轴交点移动到W2,W2W1正好等于Q1*Q1。另外,第二期产出从Q2上升到Q2*,预算约束线向外移动,与横轴交点移动到W2,Q1*Q1/(1+r)=W2W1。图3-4:跨时期预算约束线移动第1期W2W1Q1*Q1Q2AA*第2期0第1期产出上升导致的预算线移动W2W1Q1Q2第2期

8、0第2期产出上升导致的预算线移动AA*Q2*15无差异曲线与跨期选择图3-5:家庭跨时期选择行为确定第1期第2期U0U1>U0CA1CA2ABC图3-6、借债与放贷第1期第2期AEC1Q1Q2C2第2期Q1C1C2Q2BE第1期15三.消费行为的恒久收入理论两时期模型已经表明消费不仅受到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