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收益观——一种崭新的收益观

全面收益观——一种崭新的收益观

ID:17952076

大小:5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11

全面收益观——一种崭新的收益观_第1页
全面收益观——一种崭新的收益观_第2页
全面收益观——一种崭新的收益观_第3页
全面收益观——一种崭新的收益观_第4页
全面收益观——一种崭新的收益观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面收益观——一种崭新的收益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全面收益观——一种崭新的收益观摘要:21世纪的今天,企业的经济活动的环境和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最初的物物交换到今天的网上交易,从贝壳、兽骨的原始货币到今天的电子支付,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的全新的时代。同时,传统的收益观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要求。以资产负债观为基础的全面收益观应运而生并引发了收益理论的全面改革的趋势。与传统的收益观相比,全面收益观打破了历史成本原则和实现-配比原则的束缚,将企业未实现的收益纳入到本期收益中,更好同时更准确的反映了企业的当前收益。在英美各国,全面收益观的思想开始逐步运用到会计事务中。文献综述:关于收益的定义,从经济学角度来讲。

2、我们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时代,在他的经典著作《国富论》中讲收益定义为“那部分不侵蚀资本的可予消费的数额”,把收益看作是财富的增加。20世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尔文·费雪发展了经济收益理论并在《资本与收益的性质》一书中阐述了三种不同形态的收益即精神收益、实际收益和货币收益,此时的收益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实物的范畴中,而将精神收益当做收益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得不说是一次很大的进步。到了20世纪的中期,对于收益的概念有着更进一步的发展。英国的经济学家希克斯提出了这样一个理论。收益是“在期末、期初保持同等富裕程度的前提下,一个人可以在该时期消费的最大金额”。就企业来说,

3、收益即是在期末和期初拥有同样多的资本前提下,一个时期内内可以分配的最大金额。这一概念对于会计收益理论特别是资本保全理论有着一定的影响。在会计上,人们习惯于把“保持同等富裕程度”称为资本保全。根据传统的收益理论,收益是会计收益是指来自企业期间交易的已实现收入和相应费用之间的差额。从这一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到会计收益的几点基本特征:第一,会计收益指的是某一个会计时期内企业经济活动的成果,基于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的假设之上。收益的基础和来源是企业的实际发生、已经实现的经济收益,并与相关经济活动的费用配比。第三,一般的会计活动和会计收益是建立在货币收支的基础之上,因

4、此能够可靠计量。第四,在计算会计收益的时候,主要是采用的历史成本法。这在物件稳定、经济活动内容和范围较小的时代,还是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在现代,伴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收益观越来越不能满足经济需求。从20世纪50年代,会计学家开始注意到了这些问题并不断的修改和完善,最终形成了全面收益观的理论。其中不得不提的是爱德华兹和贝尔两人在这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在他们的著作《企业收益的理论和计量》一书中,他们对会计收益做出了更全面和准确的定义,即所有的会计收益都应考虑已实现的和未实现的持有利得,并按来源进行分类。另一方面,营业收益和持产利得通常是由不同

5、管理决策产生的,而且采用了不同的循环形态。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收益代表的是一个会计期间内经济资产的增加,某部分尚未确定的收益仍然反映企业获得经济收益的能力,所以应该将这部分收益归入当期收益,但持产利得并不能反映出企业的抗御风险和增加资产的能力,所以不能纳入会计收益的范畴。一、引言(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从古至今,追求利益最大化对于绝大多数的经营者来讲,便是其惊行经济活动的最大的目标。当然在不同时期对于经济利益的界定有着不同的方式。传统的收益理论基于历史成本的原则,在确定实现利益的基础之上,来计量某一会计期间的收益。但从20世纪中期之后,伴随着经济生活和环境

6、的大范围改变,如果更好的完善企业收益的计量成为了难题。在会计学中,财务报表作为会计主体对外提供的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或财务状况变动表、附表和附注。其中损益表指的就是收益表。1980年12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第3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首次提出了全面收益(ComprehensiveIncome)这一全新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企业在报告期内除去业主投资和分派业主款以外的交易、事项和情况所产生的一切权益(净资产)的变动。并与1997年正式公布了第130号财务会计准则《报告全面收益》。全面收益包括

7、净收益和其他全面收益。其中:净收益仍由收益表提供,只反映已确认及已实现的收入(利得)和费用(损失);其他全面收益则涵盖那些已确认但未实现、平时不记入收益表而在资产负债表部分表述的项目。其主要目的在意义在于满足金融市场中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传统的收益表无法将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和价值全面体现。(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本文将从全面收益观的基本原理、全面收益观和传统收益观对比、以及全面收益表的结构进行分析,并试图将会计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进一步分析采用全面收益观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并从实证分析中发现目前现行的全面收益表不足,进而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二、全面收益

8、观的内涵(一)全面收益观的产生传统的收益观反映的是企业在一定的时期内收入和费用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