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部分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部分

ID:17955404

大小:453.00 KB

页数:78页

时间:2018-09-11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部分_第1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部分_第2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部分_第3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部分_第4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部分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部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部分█鉴赏诗歌表现手法通常分四步走1、明确说出表现手法是什么。(如借景抒情,白描,工笔细描,拟人,动静结合等,给1分)2、该种手法在诗歌中的体现。(要求:结合关键词句描述,给1分)3、分析该手法所达到的描写景物的效果。(如燕子的活泼可爱,充满情趣,自然和谐等,2分)4、指出诗中所蕴含的诗人情感。(如闲适,愉悦,乐观,郁闷,烦恼,凄苦等,2分)注:答出两种手法以上,取其答得较好的一种给分。要点完整,可得满分;但错别字较多,有明显语病的,扣1分。答题时所必须掌握的知识要点1、古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哪些。(1)明确概念:广义的“表现手法”相当于“

2、写作技巧”、“艺术手法”、“写作手法”、“表达技巧”等。包括抒情方式、狭义的表现手法、修辞技巧以及表达方式(2)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的整理归纳Ⅰ抒情方式①直接抒情(补充材料1)②间接抒情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即事抒情借景抒情(补充材料2+例诗)托物言志(补充材料3)情景交融(补充材料4)表现手法(广义)表现手法(广义)Ⅱ狭义的表现手法⒈比兴⒉对比和衬托(1)对比(2)衬托①正衬(即烘托)②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⒊象征⒋用典⒌动静技巧动静结合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表现手法(广义)Ⅱ狭义的表现手法⒍虚实结合作用: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开拓诗中的意境。

3、其余:以景结情(作用:给读者留下想像空间,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铺排点化(化用)意象组合渲染Ⅲ修辞技巧Ⅳ表达方式:白描与工笔补充:互文抑扬(作用: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使文章更精彩或使情感主题更突出,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叠词1.表达方式表达方式议论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描写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叙述直接描写间接描写一、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1.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通过记叙、描写、议论来抒情)两种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

4、交融、情景相生 、情因景生、 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 、托物言志、一切景语皆情语等。抒情方式口诀抒情方式有两种,直接间接要记清。托物借人言心志,即物感怀抒豪情。怀古伤今影现实,触借融景为情生。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

5、刻画。“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拔刺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考查的重点是抒情和描写。抒情可分A直抒胸臆(直接抒情)B间接抒情(手法常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描写可分A正面描写B侧面描写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直抒胸臆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

6、得开心颜。2、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3、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4、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南园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注]吴钩:刀名。关山五十州:指当时唐代中央政府不能控制的地区。凌烟阁:在长安,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在阁上画开国功臣二十四人。若个:哪个。解析:李贺一生不举进士,抑郁不得志,卒时仅27岁。这首诗由两个设问句组成,顿挫激越,又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急切救国的愿望。后两句,诗人不用陈述而用

7、设问句,问道:封侯拜相,绘像凌烟阁,哪有一个是书生出身?这就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淋漓酣畅地表达出来了。间接抒情把情感寄予在描写景和物中,间接含蓄抒情。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2.描写1.正面—侧面2.实写—虚写3.动景—静景4.近景—远景5.点---面6.远、近、高、低、二.修辞手法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