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论练习题(隋唐宋)

古代文论练习题(隋唐宋)

ID:17956135

大小:3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11

古代文论练习题(隋唐宋)_第1页
古代文论练习题(隋唐宋)_第2页
古代文论练习题(隋唐宋)_第3页
古代文论练习题(隋唐宋)_第4页
古代文论练习题(隋唐宋)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文论练习题(隋唐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填空1、陈子昂对齐梁文学提出了两点批评:一是“彩丽竞繁而()”;二是“(),晋宋莫传”。2、陈子昂要求诗歌创作重视()和(),寄怀深远、言之有物,因物喻志、托物起情,意象鲜明、语言精警。3、唐代皎然的代表作是(《》)。4、皎然的诗论较为集中关注()的创作问题。他探讨了诗歌创作中的()与()的关系问题,他认为诗歌创作都是诗人主体情意受到外境的触发开始,同时这种情意又要依赖、凭借境象的描绘来抒发。5、署名王昌龄的《诗格》把“境”分为三种:物境、情境和()。6、韩愈继承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说。7、韩愈认为,对古人,要“师其意,不师其辞”,所以在《答李翊书》中提出了“惟()之务去”的

2、观点。8、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了()说,这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一脉相承。79、中唐的诗歌理论较明显地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重视诗歌的艺术审美方面的探讨,以()为代表;一是重视诗歌的社会政治作用,以()为代表。10、白居易的诗论主要体现在他的长文(《》)中。11、白居易说:“诗者,根(),苗(),华(),实()”。12、白居易主张用诗歌达到一种功利目的,即“文章合()而著,歌诗合()而作。”13、中国文论史上,“兴象”说由()首次提出。14、司空图提出的“韵味”说,从理论渊源看本于钟嵘(《》)的(“”)说。15、司空图提出的“()外之致”、“()外之旨”、“()外之象”、“()外之

3、景”的“四外”说,都是论述意境的特殊性质。16、司空图认为有韵味的诗作应该具有“近而不(),远而无()”的特点。17、“境生于象外”的命题是由()提出来的。18、严羽的《沧浪诗话》是针对苏黄“以()为诗,以()为诗,以()为诗”的诗风而提出的。719、严羽诗论的中心观点是()说和()说。20、“唐宋八大家”是指()。二、单项选择题1、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提出了(   )。 A.兴寄说和风骨说  B.美刺、讽谏  C.文章为时为事而作说 D.意境说2、提出“取境”问题的是(   )。A.陈子昂     B.皎然      C.司空图   D.韩愈3、韩愈的“不平则鸣”说继承了

4、()A.讽谏说B.兴观群怨说C.发愤著书说    D.诗赋欲丽说4、主张诗歌要“其辞质而径,其言直而切”是(   )。A.韩愈B.皎然C.白居易D.柳宗元5、白居易的诗歌理论总的来说属于(  )7A、道家  B、法家C、墨家 D、儒家6、提出“道胜文至”、“穷而后工”的是(  )A、韩愈B、柳宗元C、苏轼D、欧阳修7、提出“随物赋形”说的是(  )A、韩愈B、柳宗元C、苏轼D、欧阳修8、提出“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的文论家是()。A、韩愈B、严羽C、欧阳修D、苏轼9、()提出“直寻”说,以反对诗歌创作中的过多用典和过分追求声律。A.曹丕      B.陆机      C.钟嵘 

5、     D.刘勰10、“妙悟”说出自()A.《二十四诗品》B.《沧浪诗话》 C.《六一诗话》     D.《诗式》11、《文赋》、《诗品》 、《典论·论文》、《文心雕龙》四部作品的作者分别是()A.曹丕、陆机 、钟嵘 、刘勰B.刘勰、钟嵘 、陆机 、曹丕C.陆机、曹丕 、刘勰 、钟嵘7D.陆机、钟嵘 、曹丕 、刘勰12、“诗有别材、别趣”的提出者是()A、司空图B、严羽C、韩愈D、苏轼13、提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观点的是()A、孔子B、老子C、孟子D、庄子14、“诗缘情而绮靡”出自()A、《诗品》B、《典论·论文》C、《文心雕龙》D、《文赋》15、提出“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

6、情,形诸舞咏”的文论家是()A、曹丕B、陆机C、刘勰D、钟嵘三、多项选择题1、白居易的文学观点是(      )A.其辞质而径,其言直而切  B.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C.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D.兴观群怨  E.知人论世2、《毛诗序》中提到的诗歌观点是(      )。  A.“文质彬彬”                 B.“主文而谲谏”  C.“上以风化下”             D.“下以风刺上”  E.“发乎情,止乎礼义”73、属于韩愈观点的是(     )A.气盛言宜 B.知人论世   C.以意逆志  D.不平则鸣  E.惟陈言之务去4、以下属于“唐宋八大

7、家”的是()A、韩愈B、柳宗元C、苏轼D、欧阳修E、陈子昂5、下列观点属于刘勰的是()A.诗缘情而绮靡 B.变则其久,通则不乏   C.积学以储宝D.诗赋欲丽 E.神与物游四、名词解释:(提出者、出处、字义、句意、就什么问题而言、影响)1、“兴寄”说2、“气盛言宜”说3、“不平则鸣”说  4、“韵味”说5、“兴趣”说6、“妙悟”说五、简答1、简述欧阳修的文论思想72、简述“近而不浮,远而无尽”说的内涵六、论述:1、试述严羽的文论思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