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北理工课件

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北理工课件

ID:17958793

大小:11.11 MB

页数:43页

时间:2018-09-11

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北理工课件_第1页
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北理工课件_第2页
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北理工课件_第3页
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北理工课件_第4页
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北理工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北理工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电气传动及控制基础廖晓钟第7章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7.1标量控制的变频调速系统7.2矢量变换控制变频调速系统7.3直接转矩控制变频调速系统7.1标量控制的变频调速系统主要内容7.1.1电压频率协调控制的机械特性7.1.2转差频率控制变频调速系统1.恒控制的机械特性同步机械角速度总漏抗可以写成(7.1)7.1.1电压频率协调控制的机械特性分析一组机械特性推导得:图7.1恒压频比控制时变频调速的机械特性(7.3)结论:s很小时,在恒压频比条件下改变频率时,机械特性基本上是一族平行的直线。7.1.1电压频率协调控制的机械特性分析

2、最大转矩由式可以得到结论:最大转矩是随着的降低而减小的。频率很低时,太小将限制调速系统的带负载能力。图7.1恒压频比控制时变频调速的机械特性(7.4)7.1.1电压频率协调控制的机械特性2.恒控制时的机械特性由右图等效电路可以看出代入电磁转矩的基本关系式得当s很小时,则图7.2异步电机的T型等效电路(7.5)7.1.1电压频率协调控制的机械特性结论:对于一定的电磁转矩与转差率成比例,亦即这一段机械特性近似为一条直线。分析式(7.5)在恒控制时当s很小时,机械特性基本上是一族平行的直线7.1.1电压频率协调控制的机械特性对式

3、(7.4)求导数,并令导数为零,可得:结论:恒控制时,最大转矩是恒定的。(7.6)(7.7)7.1.1电压频率协调控制的机械特性1.转差频率控制的基本原理提高调速系统性能需采用闭环控制提高系统动态性能需要控制转矩而异步电机转矩当s很小时转差频率控制的基本思想?令并定义为转差角频率,则式(7.4)可写为7.1.2转差频率控制变频调速系统1.转差频率控制的基本原理转差频率控制的条件:恒即为恒磁通,转差频率控制的条件之一为保持气隙磁通恒定,可以通过控制励磁电流恒定来实现。图7.4异步电机的T型等效电路图7.3保持Ф恒定时Is=f

4、(ωsl)曲线(7.8)7.1.2转差频率控制变频调速系统1.转差频率控制的基本原理实现转差频率控制的另一个条件是很小。根据可求得:第二个条件变为综上所述,转差频率控制的条件是1.保持气隙磁通恒定。2.保证(7.9)7.1.2转差频率控制变频调速系统2.转差频率控制变频调速系统分析一条机械特性结论:即s很小时,转矩近似与成s正比,机械特性是一段直线。7.1.2转差频率控制变频调速系统系统组成如下图7.5所示。图7.5转速闭环、转差频率控制变频调速系统结构图ASR-转速调节器;GF-函数发生器;ACR-电流调节器;UR-整流

5、器;DPI-极性鉴别器;GAB-绝对值变换器;GVF-压频变换器;DRC-环形分配器;AP-脉冲放大器;UI-电流源型逆变器7.1.2转差频率控制变频调速系统系统组成变频器介绍图7.6三相逆变器主电路图7.7三相逆变器输出电压波形(a)180°导通型;(b)120°导通型7.1.2转差频率控制变频调速系统工作过程分析图7.8转速闭环、转差频率控制变频调速系统结构图7.1.2转差频率控制变频调速系统工作过程分析图7.9转差频率控制系统运行特性图7.10转差频率控制系统抗负载扰动过程7.1.2转差频率控制变频调速系统SPWM驱

6、动的转差频率控制变频调速系统,原理图如下。图7.11SPWM驱动的转差频率控制变频调速系统原理图7.1.2转差频率控制变频调速系统电压正弦PWM逆变器图7.12SPWM逆变器主电路(a)主电路;(b)控制原理图7.1.2转差频率控制变频调速系统图7.13SPWM脉宽调制方法与单极式输出相电压波形(a)正弦调制波与三角波;(b)驱动信号;(c)单极式SPWM输出相电压波形电压正弦PWM逆变器7.1.2转差频率控制变频调速系统复习思考题61.为什么要采用转差频率控制方式?2.转差频率控制的条件是什么?物理系统是如何实现转差频率

7、控制的条件的?3.转差频率控制有什么优缺点?7.2矢量变换控制变频调速系统主要内容7.2.1矢量变换控制的基本思想7.2.2矢量变换控制构成举例7.2.1矢量变换控制的基本思想异步电机的多变量数学模型异步电机的物理模型如右图。为了建立数学模型,一般作如下假设:(1)三相绕组对称,忽略空间谐波,磁势沿气隙圆周按正弦分布。(2)忽略磁饱和,各绕组的自感和互感都是线性的。(3)忽略铁损。(4)不考虑频率和温度变化对绕组的影响。图7.14异步电机物理模型图7.14异步电机物理模型(5)无论异步电机转子是绕线式还是鼠笼式,都将它等效

8、成绕线转子,并折算到定子侧,折算前后的转子每相匝数都相等。(6)不失一般性地,可将多相绕组等效为空间上互差90电角度的两相绕组,即直轴和交轴绕组。7.2.1矢量变换控制的基本思想异步电机的多变量数学模型定子的电压方程转子的电压方程磁链方程为图7.15异步电机物理模型7.2.1矢量变换控制的基本思想分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