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对世界的影响

科举制度对世界的影响

ID:18020953

大小:50.86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8-09-12

科举制度对世界的影响_第1页
科举制度对世界的影响_第2页
科举制度对世界的影响_第3页
科举制度对世界的影响_第4页
科举制度对世界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举制度对世界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科举制度对世界的影响  篇一:论古代科举制度对文化的积极影响  论古代科举制度对文化的积极影响  --------------------------------------------------------------------------------  发布日期:XX-03-09发布:  XX年第2期目录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论民法上的债责关系?立法的成本效益分析?浅议宪政与法治?论刑法保护虚拟财产的必要性?论我国地方立法程序的主要问题与完善?浅析民事习惯在我国民法中的法源地位?论公司社会责任的法理基础?浅谈流浪儿童的监护问题?浅析我国构建非法证据排除规

2、则的困境?论用益物权的客体?法官如何发现法律?民族和谐的法治之维?论我国的补充侦查?浅议刑法中的先行行为?论权利失效制度的适用条件?一座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  摘要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官府经过定期举行的科目考试,根据成绩优劣来选取人才,分别任官的一种制度。它具有一定程度的平等竞争性,有利于社会各阶层的流动和社会的凝聚与整合,有益于文化的普及和传承,特别是对古代教育和儒家文化的促进和发展都曾产生过巨大作用。本文深入研究了古代科举制度对于文化的积极影响,使其对现代有更好的启示与借鉴。科举制度对世界的影响  篇一:论古代科举制度对文化的积极影响  论古代科举

3、制度对文化的积极影响  --------------------------------------------------------------------------------  发布日期:XX-03-09发布:  XX年第2期目录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论民法上的债责关系?立法的成本效益分析?浅议宪政与法治?论刑法保护虚拟财产的必要性?论我国地方立法程序的主要问题与完善?浅析民事习惯在我国民法中的法源地位?论公司社会责任的法理基础?浅谈流浪儿童的监护问题?浅析我国构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困境?论用益物权的客体?法官如何发现法律?民族和谐的法治之维?论我国的

4、补充侦查?浅议刑法中的先行行为?论权利失效制度的适用条件?一座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  摘要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官府经过定期举行的科目考试,根据成绩优劣来选取人才,分别任官的一种制度。它具有一定程度的平等竞争性,有利于社会各阶层的流动和社会的凝聚与整合,有益于文化的普及和传承,特别是对古代教育和儒家文化的促进和发展都曾产生过巨大作用。本文深入研究了古代科举制度对于文化的积极影响,使其对现代有更好的启示与借鉴。  中国论文网/2/  关键词科举制度文化积极影响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XX)01-304-02  一

5、、科举制度对文化具有影响的含义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官府经过定期举行的科目考试,根据成绩优劣来选取人才,分别任官的一种制度。中国的封建社会不同于西方的封建社会,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是建立在皇权统治和职业知识官僚的基础上的,行政权利支配一切的“官本位”社会。政府官僚作为社会的最高层,不仅直接控制着国家行政、立法、司法、经济、军事等物质形态活动,而且控制或干预思想、教育、学术、宗教等意识形态活动;而全体政府官僚的活动又围绕着一个最后的中心――皇帝。官僚阶层选拔和任免都有一整套制度,不象西方国家的金字塔型社会,其统治阶层主要是领主分封制、世袭制。选拔官僚阶

6、层的基本制度,就是代表皇帝举行的科举考试。科举制度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三十一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占据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及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的绝大部分时间。在这漫长的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考试中,几乎每一位知识分子都与科举考试有着不解之缘和密切关系,从未参加过科举考试的是极少数。中国历史上的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化家、史学家以及其他学问家,很少不是通过科举考试获得了作出其贡献的活动基础,跻身社会上层的。如果说,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文化代表是知识分子,那么中国无数代知识分子的面貌、精神,都是由科举制度塑造出来的。我们可以说,科举制度

7、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从中国文化土壤中产生出来以后,又再创造了中国文化的制度,其对中国的文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二、科举制度对文化的积极影响  (一)科举的平民化效果对文化的发展有积极影响  科举制度曾经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1300多年,是中国古代用人选拔制度一次重大飞跃,  其进步性体现在科举的平民化效果,即科举的开放性、公正性。  开放性是指考试面前人人平等。科举制度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考、考生“皆怀牒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考生几乎没有身份、阶层、职业等限制,除了倡、优、隶、卒等“贱民”外其他人均可参加科举考试,并且对于录取名额的限制也是非常

8、宽松的。科举的开放性突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