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美容保健课件

经络美容保健课件

ID:18040550

大小:8.23 MB

页数:71页

时间:2018-09-13

经络美容保健课件_第1页
经络美容保健课件_第2页
经络美容保健课件_第3页
经络美容保健课件_第4页
经络美容保健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络美容保健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经络美容保健一、经络和腧穴(一)经络1.定义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经”,指经脉,有路径的含义,为直行的主干;“络”指络脉,有网络的含义,为侧行的分支。(一)经络2.组成与命名经络系统由经络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附属于十二经脉);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孙络、浮络。(一)经络2.组成与命名十二经脉的命名主要行于上肢,起于或止于手的经脉,称“手经”。主要行于下肢,起于或止于足的经脉,称“足经”。主要分布于四肢内侧面的经脉,属“阴经”。主要分布于四肢外侧面的经脉,属“阳经”。阴经(手三阴、足

2、三阴)→脏发出阳经(手三阳、足三阳)→腑发出(一)经络(一)经络(一)经络3.作用(1)说明生理经络的功能活动,称之为“经气”联系脏腑、沟通内外运行气血、营养全身抗御外邪、保卫机体(一)经络3.作用(2)阐释病理在发生病变时,经络就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如足厥阴肝经抵小腹,布胁肋,故肝气郁结,常见两胁及小腹胀痛等。如心火可循经下移于小肠,而小肠有热亦可上熏于心。(一)经络3.作用(3)指导诊断在临床上,可根据疾病症状出现的部位,结合经络的循行走向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如两胁痛,多是肝胆病变;前额部疼痛,多与阳明经病有关等。如肺病时可在肺俞穴出现结节或中府穴有

3、压痛;肠痈可在阑尾穴有压痛等。(一)经络3.作用(4)治疗预防如在经络穴位实施针灸、按摩等治疗方法。临床可根据药物的归经,选择相应的药物。如太阳经头痛,选用羌活、蒿本等。调理经络方法预防疾病。如常灸足三里穴可强壮身体、防病;常点按养老穴可美容肌肤和明目等。(一)经络3.作用(1)说明生理(2)阐释病理(3)指导诊断(4)治疗预防(一)经络4.与美容关系较密切的经络(1)足厥阴肝经(2)足少阴肾经(3)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4)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一)经络4.与美容关系密切的经络(1)足厥阴肝经面部:长肝斑,肤色发黄,晦暗,易长粉刺,黑眼圈身体:肝气於结,乳腺增生,视力下

4、降,月经不调,背部肤色不匀,发黄,消化不良疾病:乳腺疾病(乳腺炎,小叶增生,肿块)妇科疾病,肠胃疾病,肝炎,脂肪肝,肝硬化(一)经络4.与美容关系密切的经络(2)足少阴肾经面部:眼袋,黑眼圈,面色苍白,晦暗身体:手脚凉,腰膝酸痛,宫寒,痛经,失眠,多梦,耳鸣,脱发,白发疾病:妇科疾病,肾炎,肾衰,泌尿疾病(一)经络4.与美容关系密切的经络(3)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胃经:面部:口周长痘,面色痿黄。身体:胃酸,胃胀,消化不良。脾经:面部:眼部浮肿,唇部长皱纹身体:浑身乏力易疲劳,打哈提,过胖或或瘦,思虑过度,肌肉松弛,失眠多梦,月经量过大或过小。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妇科疾病,胃部

5、疾病。(一)经络4.与美容关系密切的经络(4)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小肠:面部:发黄,长痘,长斑身体:吸收不好,过胖或过瘦,腹胀疾病:肠炎,肥胖,脾炎,消化不良,肠炎,肠癌。大肠:面部:T区发黄,脸颊长班,毛孔粗大。身体:口臭,肚子有胀气,消化不良。(二)腧穴1.定义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腧”与“输”义同,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的意思。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推拿的施术部位。(二)腧穴2.分类(1)十四经穴简称经穴。它是分布于十四经循行路线上的腧穴,共有361穴名。其中双穴,即左右对称的穴位309对,单穴52个。(2)经外奇穴简称奇穴。它为

6、后世新发现有肯定疗效,但尚未归属十四经系统的穴位。可作为经穴的补充。(3)阿是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灵枢·经筋篇》:“以痛为腧”。(二)腧穴3.作用近治作用远治作用特殊作用(二)腧穴3.作用(1)近治作用腧穴能治疗所在部位及其邻近器官的病症百会穴→头痛中脘穴→胃痛阿是穴→以痛为输(二)腧穴3.作用(2)远治作用“经脉所通,主治所及”上病下取:头痛、头晕→取涌泉穴。下病上取:脱肛、子宫脱垂→取百会穴(3)特殊作用双向调节作用天枢穴,即可治疗腹泻,又可治疗便秘常用腧穴百会〔主治〕〔定位〕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预防过量饮食、便秘。可以安定精神常用腧穴攒竹〔

7、主治〕〔定位〕眉头下方凹陷之处即是。缓和眼睛的疲劳和浮肿。因眼睛疲劳以及头痛,都会引起眼部四周的浮肿。此穴位可以缓和不适。常用腧穴地仓〔主治〕颊车〔定位〕〔主治〕〔定位〕耳前,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处齿痛,牙关紧闭,口眼歪斜,颊肿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耳病,齿痛,口眼歪斜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口角歪斜,流涎常用腧穴太阳〔主治〕承泣〔定位〕〔主治〕〔定位〕眼袋松弛。由于有胃下垂的人眼袋容易松弛,所以此穴能提高胃部机能,从而防止眼袋松弛。位于眼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