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寺庙园林景观规划研究_1

浅谈寺庙园林景观规划研究_1

ID:18048404

大小:16.3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13

浅谈寺庙园林景观规划研究_1_第1页
浅谈寺庙园林景观规划研究_1_第2页
浅谈寺庙园林景观规划研究_1_第3页
浅谈寺庙园林景观规划研究_1_第4页
浅谈寺庙园林景观规划研究_1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寺庙园林景观规划研究_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寺庙园林景观规划研究  摘要:本文系统探讨了寺庙园林中寺庙“丛林”和寺庙“园林”两种植物景观的空间类型,详细分析了植物与寺庙建筑、寺径、寺庙水体、山石等造园要素的景观空间构成,总结出寺庙园林造园艺术中植物景观与其空间构成方面所蕴含的一些基本理念和手法。  关键词: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空间构成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09-145-1  寺庙园林原来是指佛寺、道观、历史名人纪念性的祠庙的园林。在公园4世纪的时候已经出现了,可以说是历时悠久。在寺庙园林当中,主要是作为“神”的宫苑,它描绘道教的仙境和佛教的极乐世界。特殊的地理

2、景观是多数寺庙园林所具有的突出优势,不同特色的风景地貌,给寺庙园林提供了不同特征的构景素材和环境意蕴。寺庙园林的营造十分注重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善于根据寺庙所处的地貌环境,利用山岩、洞穴、溪涧、深潭、清泉、奇石、丛林、古树等自然景貌要素,通过亭、廊、桥、坊、堂、阁、佛塔、经幢、山门、院墙、摩崖造象、碑石题刻等的组合、点缀,创造出富有天然情趣、带有或浓或淡的宗教意味的园林景观。  寺庙总体组群一般包括宗教活动部分、生活供应部分、前导部分和园林游览部分。宗教活动部分由供奉偶像、举行宗教仪礼的殿堂、塔、阁组成。通常多占据寺庙的显要部位,采用四合院或廊院格局,以对称规整、

3、封闭静态的空间,表现宗教的神圣气氛。布局上大多与寺庙的园林部分隔离,有时也采用空廊、漏花墙,让园林景色渗透进来。在地段紧迫、地形陡变处,往往突破庭院式格局,随山势散点布置,融入自然环境。这样,宗教建筑自身也成了景观建筑,与园林游览部分融成一体。植物有强烈的空间结构特征和建造功能,使植物与寺庙园林其他造园要素一样,成为景观空间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将植物的景观构成要素与寺庙人文环境中的空间构成要素相结合,按人们对植物环境的视觉审美需求,形成在特定寺庙园林空间内植物景观的多种空间类型及组合方式。  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空间构成  寺庙园林景观空间尺度对远、中、近的景观空间

4、构成的调控,产生了平面上的曲折,立面上的起伏和质感,使景象产生层次和自然的节奏。“千尺势,百尺形”决定了园林空间的总体布局,但是实现千尺与百尺、形与势之间的自然转换至为关键,尤其是在园林空间中,处理不当很容易使建筑、山石等形体重叠堆砌,或变换过多,产生混乱无序之感。在寺庙园林中,往往利用植物景观产生的空间效果来实现远、中、近空间尺度的转换。  植物对寺庙园林各造园因素的景观空间构成  寺庙建筑、寺径、山石、水体、植物是寺庙园林的基本物质构成要素。植物往往通过与建筑、山石、水体等要素的有机结合体现其生态及艺术等方面的功能。植物艺术作用主要表现为植物景观空间形式及意境

5、的营造等,直接影响寺庙园林的外貌,体现寺庙文化,是其他造园材料无法替代的。园林植物景观是以植物为主营造的景观,在视野感觉上应以植物为主,但是并不排斥其他园林要素。与植物天然的特性所不同的是,建筑、山石、水体、园路及小品的色彩、线条可以人为塑造,且十分丰富,选择余地很大,可与植物一起创造出协调的景观,是创造园林植物景观形式美的重要手段。  植物与寺庙水体的景观空间构成  寺庙园林中设置的水体,园林中的各类水体,无论是作为主景还是配景或小景,都借助植物来丰富水体景观空间,使之更富自然情趣,构筑园林水体景观幽静含蓄的空间基调。池,即放生池,是寺庙园林中最重要的水体形式。

6、河,在寺庙的周围常常有河环绕,一方面丰富了寺庙的外环境景观,另一方面也方便了僧人的生活。湖,寺庙园林中,水体常常也以湖的形式出现。湖边的植物景观常以植物季相色彩来衬托水体空间景观。溪涧,在寺庙从林中,寺庙的周边常有流出与山峡的溪涧,一般都是水草茂盛,溪上有树阴,溪中有砥石的自然水景,在落差大的地方甚至以瀑布的形式出现,形成一派自然的景观空间,保持了自然山林的基本情调;寺庙丛林周边的溪涧在秋冬季节亦有可能是干涸的,每到秋冬,便无水流经过,干涸的溪涧配以枯树反而为寺庙增添了几分沧桑、古朴之风。  “善言佛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其中佛学思想的体现,对于现代规划中人文思

7、想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寺庙的选址,多于风景优美、远离尘世的名山大川,有利于“解佛法,远离邪妄贪欲”,“离惟神惟我惟物等迷谬妄见”,便于“慧命增上,道业早成”。从动静空间分区上来说,以“静”的空间为主,“梵刹”也意即“清净的地方”。僧人的居住区、生活区、塔林等都为寂静禅林空间,便于修行,“得寂灭境,生死解脱,众苦云消”。在空间视域通道的开辟上,对景、借景的选取多为自然景观,或天空、山水、树木,而少世俗喧闹之景,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感应关系,以空明、清静之景,参悟证道,从而“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佛教还提倡“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因此佛寺平日一般都是开放的

8、,每到宗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