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浆法处理混凝土缺陷的施工方法

压浆法处理混凝土缺陷的施工方法

ID:18070494

大小:15.8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13

压浆法处理混凝土缺陷的施工方法_第1页
压浆法处理混凝土缺陷的施工方法_第2页
压浆法处理混凝土缺陷的施工方法_第3页
压浆法处理混凝土缺陷的施工方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压浆法处理混凝土缺陷的施工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压浆法处理混凝土缺陷的施工方法  在混凝土施工中,由于人为疏忽,或客观原因,出现局部空洞的现象时有发生。用压浆法处理混凝土缺陷是有效措施,这里为您详细介绍压浆施工。  一、机械设备  压浆施工的主要机械设备有:压浆机、空压钻机、高压水泵及各种附件、工具。压浆机主要由双筒搅拌机、压浆泵及附属设备组成。空压钻机钻头直径3cm,钻杆长80cm。高压水泵额定压力不小于。另外,还须准备测速漏斗、秒表、温度计等物品。  二、布孔  松散混凝土和空洞主要集中在振捣的地方,位于各下料口之间。因支座顶面有钢板及模板覆盖,孔位选择在板的四边,为保证浆液能

2、到达支座的每个地方,每边布3个孔。  三、钻孔  采用钻孔机钻孔,钻头直径3cm,孔深要达到混凝土空洞处,并保证各孔相通,一般在30~50厘米。钻孔完成后,由一个孔道注入清水,观察各孔是否出水,有不出水的孔,必须再钻,直至各孔相通。选定一个孔作为压浆孔,与压浆孔相距最远的一个孔为排气孔。  四、压浆  1压力  压浆压力是在不破坏支座混凝土的前提下,可能采用的最大压力。由于浆液的扩散能力压力的大小密切相关,高压浆压力能使一些微细孔隙张开,浆液填充得更密实,高压浆压力还有助于挤出浆液中多余水分,使浆液结石强度提高。但是当压浆压力超过支座

3、混凝土的抗折强度时,会造成混凝土破坏。因此,应通过现场试验来确定,本次压浆采用的最大压力为~。  2制备灰浆混合料  水泥浆是以水泥作为胶合材料,加入适量减水剂、膨胀剂等外加剂拌制而成。  水泥应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稳定性差,一般不用,如要采用矿渣水泥时,必须加强检验,防止材料不稳定。  水泥浆的特性对加固效果影响很大,所选材料要满足压浆浆液性能要求:流动性好,利于浆液渗入细小间隙;浆液稳定性好,泌水率低,规范要求:水泥浆的泌水率最大不能超过3%,拌和后3小时泌水率要控制在2%,泌水应在24小时内被浆吸回。以免浆液因最终

4、泌水后形成新的脱空。  合料的技术参数为:水泥浆标号为C40,水灰比为,粘度14~18s,水灰比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浆液太稠,易堵管,并且容易损坏注浆设备;浆液太稀,易离析,泌水率大,加固效果差。  本次施工的水泥浆按普硅:水:减水剂:膨胀剂=1:::的比例配制。将水泥按比例放入砂浆搅拌筒内,搅拌15秒,然后加入外加剂,搅拌15秒,再加水搅拌。投料过程中不停搅拌直至浆液均匀,将浆液送入搅拌器用泵送出。  3压浆  将灌浆栓塞打入孔中,锚固于支座混凝土板块,软管出料口套在栓塞上并固定好,如果连接部牢固或密封不够,就会发生漏浆、暴孔、压力

5、不足等现象。  锚固牢靠后,启动压浆泵,同时打开搅拌机底部出料开关,开始连续地泵送灰浆。开始压浆前,除排气外,其余各孔均预先塞死。  开始压浆后,按与压浆孔的距离,由近而远,顺序打开木塞,一孔饱满出浆后,将其塞住,再打开下一个孔,如此循环进行,直至最后的排气孔出浆,并应达到排气孔排出与规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浆为止。  关闭出浆口后,在压力下,保持稳压2分钟,让浆液在支座内充分渗透,达到挤密和充实的效果,然后打开卸荷开关,缓慢降压,直到压力归零。  压浆过程中压力的确定至关重要,压力过大易造成面板拱起断裂,过小则无法压满。而压浆机因型号不同

6、,压浆时压力表所反映的压力也不同,因此在压浆前应对起压力表进行测定,并在施工现场作试验标定。  压浆应使用活塞式压浆泵,不能使用压缩空气;水泥浆从拌制至压入孔道的延续时间,一般在30~45分钟范围内。  水泥浆在使用前和压注过程中要连续搅拌。压浆要缓慢、均匀地进行,不能中断,并将所有的孔道依次一一打开和关闭,使孔道内排气通畅。  压浆顺序应按距压浆孔的距离由近至远;压浆过程中及压浆后48小时内,结构混凝土的温度不得低于5℃,否则要采取保温措施。  当气温高于35℃时,压浆应在夜间进行;当压力表指针异常跳动或发电机声音突然增大应立即停止

7、压浆;压浆时应注意高压管前不能站人,防止喷浆伤人;经常检修机械,作好防潮、防水、防漏电工作,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压浆途中若发生故障,不能一次连续压满时,应立即用压力水冲洗干净,故障处理后再压浆;每次压浆施工收工时,必须用清水冲洗搅拌桶,此时液压泵照常工作,使水经管道、压浆泵从高压管中排出,将各部件残留浆液彻底排除冲洗干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