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T2756-2011丁香疫霉菌检疫鉴定方法.pdf

SNT2756-2011丁香疫霉菌检疫鉴定方法.pdf

ID:181560

大小:2.65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7-06-29

SNT2756-2011丁香疫霉菌检疫鉴定方法.pdf_第1页
SNT2756-2011丁香疫霉菌检疫鉴定方法.pdf_第2页
SNT2756-2011丁香疫霉菌检疫鉴定方法.pdf_第3页
SNT2756-2011丁香疫霉菌检疫鉴定方法.pdf_第4页
SNT2756-2011丁香疫霉菌检疫鉴定方法.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SNT2756-2011丁香疫霉菌检疫鉴定方法.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版权所有·禁止翻制、电子发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犛犖/犜2756—2011丁香疫霉菌检疫鉴定方法犐狀狊狆犲犮狋犻狅狀犪狀犱犻犱犲狀狋犻犳犻犮犪狋犻狅狀狅犳犘犺狔狋狅狆犺狋犺狅狉犪狊狔狉犻狀犵犪犲(犅犲狉犽.)犓犾犲犫20110225发布201107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版权所有·禁止翻制、电子发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丁香疫霉菌检疫鉴定方法SN/T2756—2011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045网址www.spc.net.cn电话:6852394668517

2、548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开本880×12301/16印张0.75字数17千字2011年6月第一版2011年6月第一次印刷印数1—1600书号:155066·222132定价16.00元犛犖/犜2756—2011版权所有·禁止翻制、电子发售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英超、厉艳、吴品珊、邵秀玲、张京萱、余冬冬、甘琴华、宋涛。Ⅰ犛犖/犜2756—2011版权所有·禁止翻制、电子发售丁

3、香疫霉菌检疫鉴定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进出境植物检疫中丁香疫霉菌检疫鉴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丁香疫霉菌的寄主植物以及寄主植物中夹带土壤中的丁香疫霉菌的鉴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8085—2000小麦矮化腥黑穗病菌检疫鉴定方法3原理3.1分类学地位丁香疫霉菌[犘犺狔狋狅狆犺狋犺狅狉犪狊狔狉犻狀犵犪犲(Berk.)Kleb.1909]属藻菌界(Chromista),卵菌门(Oomycota),腐霉目(Pyth

4、iales),腐霉科(Pythiaceae),疫霉属(犘犺狔狋狅狆犺狋犺狅狉犪)。可引起寄主的根、茎、叶、果实的多种病害,如丁香的枝枯病(twigblight),苹果和梨的果腐病(fruitrot)和颈腐病(collarrot),板栗和山毛榉树的根腐病(rootrot),柑桔流胶病(gummosisofcitrus)等。3.2鉴定依据丁香疫霉菌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寄主范围等是该检疫鉴定方法的依据(参见附录A)。4仪器4.1生物显微镜(具油镜镜头)、具透射光源的体视显微镜(最大放大倍数不低于50×)。4.2超净工作台。4.3电子天平。4.4光照恒温培养箱。4.

5、5高压灭菌器。4.6培养皿。4.7医用手术剪、镊子。4.8烧杯(5mL、10mL)。4.9试管(直径12mm)。4.10载玻片、盖玻片。4.11三角瓶(250mL)。4.12量筒(500mL)。4.13Parafilm膜或无色透明塑料袋。4.14研钵。1犛犖/犜2756—2011版权所有·禁止翻制、电子发售5药品试剂与培养基5.1匹马菌素(pimaricin,研究用纯粉剂)。5.2安苄青霉素(ampicillin,研究用纯粉剂或市售医用注射粉剂)。5.3利福平(rifampicin,研究用纯粉剂或市售医用注射粉剂)。5.4五氯硝基苯(pentachloronit

6、robenzene,研究用纯粉剂或市售可湿性粉剂)。5.5制霉菌素(nystatin,研究用纯粉剂或市售医用内服片剂)。5.6恶霉灵(hymexazol,研究用纯粉剂)。5.7席尔氏浮载剂:见GB/T18085—2000中附录A。5.8琼脂粉。5.9无荧光显微镜物镜镜头油(犖d=1.516)。5.10永久封片剂。5.11β谷甾醇。5.12基础培养基:PDA培养基、V8培养基(V8A)或玉米粉琼脂培养基(CMA),配制方法参见附录B。5.13半选择性培养基:1000mL基础培养基经常规灭菌并冷却到55℃左右时加入下列抗菌素母液,使抗生素有效含量分别为:匹马菌素1

7、0mg、安苄青霉素200mg、利福平10mg、五氯硝基苯25mg、制霉菌素50mg、恶霉灵50mg(均为有效成分)。摇匀,倒平板。6鉴定方法6.1症状检查仔细检查寄主植物的根、茎、叶、果实等部位,对有根腐、颈腐、枝枯、流胶、坏死和果腐症状的植物,以及土壤和介质取样送实验室做进一步检验。6.2组织分离将植株置于大烧杯中,在自来水流水下冲洗1h~2h,在根或茎组织病斑边缘病健交接处切取2左右的小块,70%酒精消毒1min,灭菌水浸洗10s~20s,灭菌滤纸吸干水分,移至半选择性培0.5cm养基,17℃~20℃下培养5d~7d。挑取可疑菌落在半选择性培养基上获得纯培养

8、,然后按照6.3.5~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