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自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

2006年1月自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

ID:18157620

大小:48.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9-14

2006年1月自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_第1页
2006年1月自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_第2页
2006年1月自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_第3页
2006年1月自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_第4页
2006年1月自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6年1月自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6年1月自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经济关系B.政治关系C.家庭关系D.社会关系2.天然存在的矿藏属于()A.劳动资料B.劳动对象C.劳动手段D.生产工具3.下列关于商品二因素的表述中,不正确的观点是()A.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B.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C.商品生产者既占有商品的价值,又占有使用价值D.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是互相

2、排斥的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取决于()A.社会正常生产条件B.社会平均的生产成本C.社会平均的劳动强度D.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5.在总和的价值形式中,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A.一种特殊商品上B.一种一般商品上C.一种货币商品上D.其他一系列商品上6.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D.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7.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表现为()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在流通领域只有价值形态的变化,不会有使用价值的变化D.在流通领域只有价值形态的变化,但价

3、值量却发生了增殖8.价值形成过程是指()A.具体劳动转移旧价值和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B.抽象劳动转移旧价值和具体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C.具体劳动创造新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D.抽象劳动转移旧价值,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9.资本集中()A.是通过资本家把剩余价值资本化实现的B.是通过把现有分散的单个资本集中合并实现的C.会导致社会资本总额增加D.会受到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10.从本质上看,资本主义工资是()A.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B.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C.工人的全部劳动报酬D.工人创造的全部价值11.在资本总量增大的前提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A.不变资本不

4、变,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例提高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与总资本按相同比例增长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都增加了,但不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例提高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都增加了,但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例提高12.根据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生产资本可以划分为()A.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B.固定资本与流通资本C.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D.生产资本与流通资本13.考察社会再生产的理论前提是()A.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B.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价值构成及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C.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D.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1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原因

5、是()A.生产过程的周期性B.消费过程的周期性C.固定资本更新的周期性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15.平均利润反映的是()A.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的关系B.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C.各部门资本有机构成趋于一致的关系D.各部门资本周转速度趋于一致的关系16.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A.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B.与社会总不变资本的比率C.与社会总可变资本的比率D.与个别企业总资本的比率17.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价格的构成是()A.生产成本+利润B.生产成本+超额利润C.生产成本+平均利润D.生产成本+垄断利润18.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商业资本产生于()A.简单商品流通领域B.封建社会的商人

6、资本C.产业资本中的生产资本职能D.产业资本中的商品资本职能19.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农业资本有机构成赶上甚至超过工业资本有机构成的情况下,绝对地租来自()A.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B.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C.土地上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和利息D.农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润或农业工人的一部分工资20.级差地租第二形态()A.是由不同地块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而形成的B.是由不同地块地理位置的差别而形成的C.是由同一块土地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D.是由某种土地的特殊优越性和稀少性而形成的21.下列关于计划与市场的提法中不正确的是()A.计划和

7、市场都是经济手段B.计划和市场反映两种社会制度C.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D.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22.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管理、调节和控制的对象()A.只包括微观经济主体B.只包括宏观经济全局C.既包括微观经济主体,也包括国民经济宏观全局D.既包括国内经济,也包括国际经济23.以下不属于财政支出政策手段的经济行为是()A.财政税收B.国家投资C.转移支付D.政府购买24.资本输出的财力基础是()A.资本积累B.资本积聚C.过剩资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