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生活地图丛书-----到古代中国去旅行

古人生活地图丛书-----到古代中国去旅行

ID:18165547

大小:410.00 KB

页数:90页

时间:2018-09-14

古人生活地图丛书-----到古代中国去旅行_第1页
古人生活地图丛书-----到古代中国去旅行_第2页
古人生活地图丛书-----到古代中国去旅行_第3页
古人生活地图丛书-----到古代中国去旅行_第4页
古人生活地图丛书-----到古代中国去旅行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人生活地图丛书-----到古代中国去旅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到古代中国去旅行伊永文【目录】娱人伎巧第1节绝技第2节宋元玩具第3节李开先与笑话第4节明清象声中外相会第1节高尔夫球源何在第2节『叶子戏』的演变第3节『汉文化圈』的交流货殖撷趣第1节鬼市子第2节商标·招幌·推销第3节徽商文化民俗世风第1节洗澡第2节头发风习第3节厕所·便器第4节北方民族马术第5节辽金食俗第6节快餐第7节唐宋文身第8节迎神赛会器物小识第1节最早的暖水瓶第2节金明池里的船坞第3节烟火略谈第4节图画、小说中的『般载』与船舰宦海风云第1节官场口诀第2节抄家侧影第3节千刀万剐话酷刑俗雅之间第1节批判金钱的文学

2、第2节俗雅的借鉴第3节冰花与冰灯诗词后记后记娱人伎巧第1节绝技伎巧则惊人耳目,侈奢则长人精神。——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  以往的文化研究,往往对那些构成我们社会生活基础的劳动技能缺乏足够的关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近日欣闻『奥林匹克劳动技能大会』召开,而且得知这样的大会已举行很多次了。看来劳动技能已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笔者以为,我国不仅应派选手参加,而且也应该对中国的劳动者技能进行历史的总结,因为中国劳动者的技能有的堪称『绝技』。远的暂且不提,仅近代北京『棚匠』技能就很值得我们好好加以研究了。沈义

3、羚、金易《宫女谈往录》记载:每年五月初,慈禧太后去颐和园避暑,内廷让棚匠给她起居办公的大殿搭个『天棚』,罩将起来。其要求是:必须严丝合缝,不许有一点儿空隙往里飞蚊子钻蠓虫。其梁栋凹凸处,皆随形曲折,平直处如一线,无少参差。结果是搭成起脊的天棚,飞檐鸱尾,富丽堂皇,不管刮旋风还是下暴雨,『天棚』安然不动。据史料载:民国三年三月的一天下午,北京城刮起狂风,崇文门外上三条一家门口搭有一个招待亲友的坐落棚,竟被整个刮了起来,放了『风筝』。于此可见,棚匠搭的棚子,柱子一律浮立,并不挖坑动土埋,架子用绳子扎绑而不用一根钉子和铁

4、页、铁丝固定,全凭四边的橕劲和拉力。所以,遇上大风,棚能被风刮到天空,搬出好远,整体地落在远方,结构却纹丝不动。这就是史学家和老百姓常评说的『北京的棚匠出奇的巧,巧到通神的地步』。  在旧北京,棚匠是专门以精绝手艺讨生活的,可也必须力壮机灵,他们自称既当『走兽』(在地上干扛大杉篙等力气活),又当『飞禽』(指在高空作业)。从棚匠工作程序看,他们当『飞禽』的时候多。《北京往事谈》中的文章介绍说:棚匠在皇室干活,是奉旨不回避大内亲贵的,而慈禧最爱看棚匠搭席棚。一天,棚匠们正在架子高处干得起劲,慈禧在底下看得出神,忽然失声

5、道:『这哪儿是棚匠,这不是钻天猴儿吗?』棚匠们在高处听得很真切,先是一怔,继而不由得一齐嚷道:『谢主赏封。』原来,棚匠们机智地将『侯』代『猴』,领了西太后的赏封。此后,北京棚匠有了『钻天侯』的绰号。这可能不乏传奇色彩,但棚匠高空作业的本事可不是虚构的。验之历史,在慈禧当政时期棚《点石斋画报·跑竿贾祸》  匠的技艺确实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状态。以震钧《天咫偶闻》记述为例:  光绪二十年重修鼓楼,其架自地至楼脊,高三十丈,宽十余丈。层层庋木,凡数十层,层百许根。高可入云,数丈之材,渺如钗股。自下望之,目眩竟不知其何从结构也

6、。  这种高空技艺可以说很不一般,几近『神』之水平。  所以,在旧北京经常举行『走会』游戏时,扮狮子者往往由棚匠担任,因为只有他们纔能在高处应付自如,就像《百本张钞本》唱『耍狮子』那样:『遇见了天棚爬杪高,窜房越脊一丈多高』。由于棚匠具备的这种善于在高空作业的特殊技能,许多人又将他们当成伎艺人看。在近代北京凡新开店铺之时,商贾就雇棚匠专搭一彩棚,让其在搭好的朝天柱子间所横的一竿上来往穿行,以招揽顾客。棚匠作这样的表演当然十分轻松,只见他如绳伎走索,在竿上如履平地,往来如梭,故又名曰为『跑竿』……  这样的由劳动者所

7、创造的『绝技』绝非棚匠一种,而是像无数大珠小珠一样,闪耀着夺目的光芒,发出悦耳的声响。像明代宋懋澄《九钥集》所记的『垒七桌』,即一人身一转,便垒一桌于堂中,不失尺寸,凡六转,桌垒如浮屠,第七桌,设五殽五核及酰盐若干器于上,又一转而第七桌已居最上矣,须臾,忽翼之而下,殽核整设如初。另一则是艅艎(古时一种木船)上跳木板,长二丈余,阔二尺,厚五六寸,一人用齿支之,使小儿立其上,歌舞一阕……  这种使力使巧的『绝技』确实罕见。清代的『绝技』则似乎朝更偏于『巧』的方向发展,如吸、吐烟表演者,在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清末《点

8、石斋画报》中都有记载,如李斗《扬州画舫录》所反映:有一卖水烟的匡子,常驾艇游湖上,他吸十数口水烟不吐,慢慢地像线一样渐引渐出,盘旋天空,再茸茸如髻,色转绿,微如远山,风来势变,隐隐约约像神仙,像鸡,像犬,须眉衣服,皮革羽毛,无不毕现,过了一会儿,色变深黑,犹似山雨欲来……  《古今笔记精华录》也记述了类似这样的一位能吐出山水楼阁、人物花木禽兽的烟伎者,被一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