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孢囊线虫致病性变异及趋化性研究

大豆孢囊线虫致病性变异及趋化性研究

ID:18166858

大小:2.73 MB

页数:113页

时间:2018-09-14

大豆孢囊线虫致病性变异及趋化性研究_第1页
大豆孢囊线虫致病性变异及趋化性研究_第2页
大豆孢囊线虫致病性变异及趋化性研究_第3页
大豆孢囊线虫致病性变异及趋化性研究_第4页
大豆孢囊线虫致病性变异及趋化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豆孢囊线虫致病性变异及趋化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密级:博士学位论文大豆孢囊线虫致病性变异及趋化性研究作者姓名:华萃指导教师:王从丽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学位类别:理学博士学科专业:生态学培养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8年6月VirulencevariationandchemotaxisofsoybeancystnematodeHeteroderaglycinesByHuaCuiADissertationSubmittedtoUniversityofChineseAcademyofSciencesInpartialfulfillme

2、ntoftherequirementForthedegreeofDoctor/ScienceNortheastInstituteofGeographyandAgroecology,ChineseAcademyofSciencesJune,2018摘要大豆孢囊线虫致病性变异及趋化性研究摘要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glycinesIchinohe,soybeancystnematode,SCN)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大豆病害。有效但高毒的化学农药已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探索新的高效无毒的防治方法是当前之需。利用抗病品

3、种是最经济有效的措施,然而,SCN致病性变异频繁,新致病小种不断出现,筛选抗多个小种的抗性资源尤为重要。同时由于抗源非常有限,进一步通过研究线虫侵染机制特别是如果能够终止线虫对植物的早期识别而阻断线虫的侵染是目前线虫学者研究的热点,而鉴定SCN识别寄主的化学信号是制定新的防治策略的前提。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主产区之一,田间发现部分地区SCN的致病性发生了变异,原抗3号生理小种(HGType0-)的品种抗性减弱甚至丧失。因此分别从以3号生理小种为优势小种的大豆产区(哈尔滨、安达、五常、大庆)采集了4份土样,温室中群体扩繁,且

4、从安达和五常两地的土样中分离单孢囊纯培养,5代后依据Riggs的鉴别模式对群体和单孢囊的致病小种进行鉴定。并筛选了18份大豆种资资源对新鉴定的三个致病小种的抗感。为了进一步探讨线虫识别寄主植物的信号物质,通过筛选植物根际微环境的重要因子酸、碱、盐、植物或者微生物释放的氨基酸等化学物质对线虫是否具有吸引包括其剂量效应而确定线虫趋化性的化学物质。具体方法是利用23%PluronicF-127胶系统,通过将线虫暴露于HAc、NaOH、盐以及氨基酸来筛选对SCN起趋化作用的化学物质,然后通过处理和对照的线虫的转录组分析(RNA-

5、seq),鉴定差异表达基因,进而明确可能参与对酸、碱和盐趋化性的线虫基因。因此本研究通过SCN致病性变异和趋化性研究得出如下结果:哈尔滨、大庆、安达、五常的SCN的致病性发生了变异,哈尔滨和大庆的优势小种由3号生理小种分别变为6、6、4和5号生理小种,且从安达和五常两地成功分离出4号(HGType1.2.3.5.6.7)、14号(HGType1.3)和5号(HGType2.5.7)单孢囊。三个单孢囊群体在18份大豆种资资源上的致病性结果各异,I大豆孢囊线虫致病性变异及趋化性研究“抗线12”和“抗线13”对HGType2.

6、5.7、HGType1.2.3.5.6.7和HGType1.3表现出高抗或中抗。大豆育种品系“09-138”高抗HGType1.3和HGType1.2.3.5.6.7。除了“抗线8”外,“Peking”背景下的原抗3号生理小种的11份大豆品种对HGType2.5.7均表现高抗或中抗。醋酸、氢氧化钠、盐以及氨基酸均表现为具有剂量效应的吸引。SCN集聚的最佳酸性pH值范围为4.98~5.46,而碱性pH范围为:8.40~8.78和9.52~9.99;氯和钠离子最适浓度分别是170.89~255.87mM和85.24~221.

7、52mM。供试的无机盐和氨基酸中,除2.5MKNO3和组氨酸外,均对SCN具有一定的吸引作用。天冬氨酸和精氨酸对SCN的趋化作用分别在20mM和100mM最强,且高浓度的天冬氨酸对线虫具有诱杀作用。转录组分析线虫对酸、碱和盐的趋化性共获得37119个有注释信息的Unigene。NaCl、HAc和NaOH趋化作用下分别筛选获得47、198和143个差异表达基因(DEG)。韦恩图显示在三者趋化作用下共有的DEG为4个;而在NaCl与HAc、NaCl与NaOH、HAc与NaOH趋化作用下共有的DEG分别为7、10和48个。功能

8、注释推测超氧化物歧化酶、阳离子运输ATP酶、膜联蛋白、磷脂运输ATP酶、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和CBN-RSKN-2蛋白可能与线虫识别化学信号物质的行为有关。最后通过qRT-PCR验证了转录组数据的可靠性。综上所述,该研究表明黑龙江省SCN的致病性在所检测地区已经发生了变异,毒性增强,原有的大多抗性品种的抗性已降低或者丧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