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二十世纪国内中国家庭史研究述评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二十世纪国内中国家庭史研究述评

ID:1817097

大小:38.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7-11-13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二十世纪国内中国家庭史研究述评_第1页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二十世纪国内中国家庭史研究述评_第2页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二十世纪国内中国家庭史研究述评_第3页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二十世纪国内中国家庭史研究述评_第4页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二十世纪国内中国家庭史研究述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二十世纪国内中国家庭史研究述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社会学其它相关论文题目:二十世纪国内中国家庭史研究述评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春秋时期孔子面对宗法制度松弛、个体小家庭普遍建立的情形,提出了家庭人际关系和家庭制度的相关礼仪,此后便作为规范沿用下来。宋代欧阳修和朱熹面对政治型的门阀士族解体、血缘型的家庭制度建立的情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沿用的仍然是孔子的理论。直到上个世纪初学者才开始把家庭作为审视对象,从历史的角度来研究家庭问题。近百年来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后两个阶段以大陆学者的研究为主)。      一、“五四”前后到四十年代末  进入2

2、0世纪之初,传统的家庭仍然作为中国人习惯的生活模式稳定延续着,而当时已经是中国社会最为激烈动荡的大变革时期。在这种背景下,加之西学东渐,反思传统成为时代潮流,对家族制度的反思和研究提上了日程,家庭史的研究最初是附着在家庭史研究上的。  最初的中国家庭史研究是从批判封建家长制、批判夫权入手的。早在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的《大同书》就指出在封建家长制下人们“半生压制,而终不得自由”;谭嗣同也在《仁学》中讲,批判君主专制首先要批判封建家长制,因为“君以名桎臣,官以名轭民,父以名压子,夫以名困妻”,所说的“名”就是三纲五常。同时,康有为和谭嗣同都提出了“打破家庭”的主张,并且把“人人平等

3、”的理想具体化为男女平等。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派在卢梭的“社会契约”思想的影响下,强调人人平等和人的自由权力,所以也极力痛斥以封建家长制为主体的传统礼教,对传统礼教的创始人孔子进行了公开抨击,提出了“家庭革命”的主张(《女子家庭革命说》,《女子世界》第四期)。到“五四”时期,李大钊在《万恶之源》、《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中认为,政治民主的基础是家庭民主,家长专制是封建君主专制的根源(《李大钊选集》第227、第302页)。陈独秀也认为,讲民主就必须“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新青年》6卷1号)。稍后的鲁迅指出,“父为子纲”是违背自然规律

4、和妨碍社会进步的,礼教是“吃人”的东西(《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卷一)。这个时期学者们对家长制的批判是当时的现实需要,但只是批判,不是研究。  从20年代到40年代便逐步转入对家庭问题的具体研究了。研究中国家庭史的论著可以归纳为三类。  一类是考察妇女、婚姻问题,从一两个方面剖析家庭问题。陈顾远的《中国古代婚姻史》(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和陈东原的《中国妇女生活史》(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是有代表性的两部著作,分别选取了历代的婚姻方式、妇女生活的几个主要方面予以介绍,对各个时期的特色归纳较准确。同时还有吕思勉的《中国婚姻制度小史》(中山书局1929年版)、陶希圣

5、的《婚姻与家族》(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王书奴的《中国娼妓史》(上海三联书店1934年版)等。这个时期学术界的专著多而论文少,重要论文有董家遵的《从汉到宋寡妇再嫁习俗考》(中山大学《文史汇刊》1卷1期,1934年3月)、聂崇岐的《女子再嫁问题之历史演变》(《大中》1卷4期,1946年4月)等。  二是家庭史研究中涉及的家庭问题。家族(宗族)问题从20年代起成为研究热点,吕思勉的《中国宗族制度小史》(中山书局1929年版)讨论了大宗小宗、姓氏、同居、立后等问题。前述陶希圣的《婚姻与家族》一书也考察了父子关系、家庭与家族关系等问题。高达观的《中国家族社会的演变》(正中书局194

6、4年版)一书对家族制度谈得很少,大部分篇幅在讨论家庭问题。楼桐孙的《中国家制的过去与未来》(《东方杂志》28卷2号,1929年)一文也是把家族与家庭合在一起考察的。其他论文大都是分朝代考察,比较集中的有发表在《食货》杂志2至5卷的曾謇、陶希圣、陈鹏、刘兴唐等人的文章。  三是家庭现状调查的著作也涉及到了历史上的家庭。从20年代开始,社会学、人类学在我国流行,特别是30年代,社会调查成了学术界的时尚风气,其中大部分著作重点考察家族、村落、人口问题,都必然涉及到家庭问题。截至1949年,专门研究家庭问题的专著至少有40种(详见邓伟志等《家庭社会学》第十二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

7、1年版),其中多数是用社会调查的方式考察当时的家庭问题的,也追述了历史上的家庭。李景汉的《北平郊外的乡村家庭》(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和《定县社会概况调查》(北平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1933年刊行)、潘光旦的《中国之家庭问题》(新月书店1931年版)、陈达的《现代中国人口》(1946年芝加哥大学用英文刊行,1981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中文本)、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上海观察社1948年版)等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在这方面影响最大的是费孝通的两本书,一本是《生育制度》(上海观察社1947年版),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