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必背考点修订稿

必修三必背考点修订稿

ID:18243469

大小:264.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9-15

必修三必背考点修订稿_第1页
必修三必背考点修订稿_第2页
必修三必背考点修订稿_第3页
必修三必背考点修订稿_第4页
必修三必背考点修订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必修三必背考点修订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必修3必背考点考点1.了解区域的含义⑴区域的定义: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⑵区域的特点: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其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注:只有行政区域之间有明确的界线,其他类型的区域之间的界线都不太明确。⑶划分指标:可采用单一指标(如热量带、干湿区);也可采用综合指标来划分(如东亚文化区);可按自然要素特征来划分(如中国三大自然区),也可按人文要素特征来划分(如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⑷划分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⑸区域的特

2、征整体性: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整体差异性:区域内部有相对一致性,但各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差异性开放性:各个区域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其他区域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考点2.比较不同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差异(1)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先比较自然环境方面的差异,一般从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矿产等方面进行比较。再比较人类活动方面的差异,一般从人口、城市、农业、工业等方面进行比较。(2)我国的区域差异中国三大自然区名称: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界限: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

3、区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以横断山脉为界。划分依据:地形、气候(3)我国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区域差异比较:比较项目青藏高寒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典型特征地势高,气温低晴天多,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业类型畜牧业、河谷农业畜牧业、灌溉农业、绿洲农业农业生产限制条件热量不足水源不足优势条件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优势资源太阳能丰富我国东部季风区内部南北方的区域差异比较: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1月平均气温小于0°C﹥0°C年降水量400-800mm﹥800mm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典型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粮食作物小麦水稻

4、农业生产限制条件旱涝灾害频繁beconsistentwithinthesamedisk.Alternateunifiedcorerequirementsplacedontheterminalstripterminals,onlineidentityandensurethecoppercoreisnotexposed.6.4.6enclosurewithinthesametothecablecoreprovidesbindingintoacircle,harnesstiespacingisgenerally100mm;branchofficesshallbebindingonbo

5、thends,eachcore9考点3.结合实例,理解在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⑴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名称:初期阶段  成长阶段  转型阶段   再生阶段⑵区域发展不同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a、初期阶段(“钢都”匹兹堡的开发)特点:区域内往往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简单;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较少,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微弱。人地关系:基本协调b、成长阶段(芝加哥-匹兹堡城市群的形成)特点:资源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渐趋复杂,呈现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产业由集聚走向扩散主要问题:资源

6、面临枯竭,发展空间受到制约,污染加重,环境受到明显破坏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c、转型阶段(匹兹堡的“困惑”)(注:此阶段是亟待转型,或迫切需要转型)特点: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提高,区域优势丧失,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失业率增高,人口减少。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d、再生阶段(“知识城”匹兹堡)特点:对症下药,措施区域经济复苏,又产生了新的增长活力对策:⑴1、改变区域的产业结构.如改造传统工业部门;发展新兴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等。⑵大力治理污染,改善地区投资环境人地关系:由紧张走向协调说明: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随着

7、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区域不同的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经济特点、发展方向等都是不同的。考点4.了解人地关系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历史阶段人地关系特点人地关系思想采猎文明崇拜自然,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地理环境决定论农业文明改造自然,与环境的对抗增强,环境遭到破坏人类中心论工业文明征服自然,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20世纪70年代后谋求人地协调,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人地伙伴论注:人类具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地理环境对人类也具有反作用力,人类应当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