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水中长期规划

防治水中长期规划

ID:18252193

大小:47.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9-16

防治水中长期规划_第1页
防治水中长期规划_第2页
防治水中长期规划_第3页
防治水中长期规划_第4页
防治水中长期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防治水中长期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防治水中长期规划(2013年—2017年)煤矿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接近、揭露或波及破坏某些含水层,同时可能受雨季大气降水影响,给矿区及矿井生产安全造成威胁,水害是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之一,为此特制定防治水管理规定:一、计划编制依据1、《煤矿安全规程》2、《矿井水文地质规程》3、《煤矿防治水条例》二、成立防治水领导组组长:矿长生产矿长副组长:安全矿长机电矿长总工副总工成员:通风科科长安检科科长机电科科长技术科科长财务总监管理科长防治水队长机电运输队队长保卫科科长综合办主任调度室主任掘进队队长三、职责分工1、领导组负责防治水的全面工

2、作,领导组办公室设在调度室;2、调度室主任负责统一指挥安排,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行动;3、技术科技术员负责编制防治水措施及水文地质资料的收集工作;4、机电科负责排水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5、生产区队队长负责防治水工作的具体操作和落实;6、辅助区队要协助好生产区队的工作;7、安检科负责监督各单位防治水工作的执行情况。四、矿区水文地质概况本区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昼夜温差大。据准格尔旗气象局资料:年最高气温38.3°C,年最低气温-30.9°C,年平均气温5~7.8°C,年降水量277.7~54

3、4.1mm,平均401.6mm。年蒸发量1749.7~2436.2mm,平均2108.2mm。(一)区域水文地质1、地形地貌特征东胜煤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区内海拔标高一般在1200~1500m左右。地形中部较高,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沿纳林~东胜~独贵加汉一线呈东西向延伸的“东胜梁”,其海拔标高为1400~1500m,构成煤田内的区域性天然地表分水岭。煤田南接毛乌素沙漠,北与库布其沙漠相邻,水流侵蚀作用强烈,沟谷发育,具侵蚀性丘陵及风积沙漠区地貌特征。黄河是煤田的唯一常年性水流,煤田内各沟谷均为其支流。“东胜梁”两侧遍布呈

4、枝状发育的南北流向的大小沟谷,其中在“东胜梁”以南主要的沟谷有:乌兰木伦河、勃牛川等;北部的主要沟谷有:哈什拉川、罕台川、西柳沟、黑赖沟等。这些沟谷均为间歇性河流,在枯水季节多干涸或有溪流,雨季暴雨后可汇聚成洪流,水量大,历时短促。2、区域水文地质特征煤田内主要发育中生界的陆相碎屑岩,次为新生界的半胶结岩类及松散岩类。根据地下水的不同含水特征,区域含水岩组可划分为三大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半胶结岩类孔隙含水岩组、碎屑岩类裂隙~孔隙含水岩组。各含水岩组的水文地质特征详见表1-2-9。表1-2-9区域含水岩组水文地质特征表含

5、水岩组地层厚度(m)岩性单位涌水量q(L/s·m)水化学类型溶解性总固体(mg/L)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含水岩组第四系(Q)0~95黄土、残坡积、冲洪积、风积沙0.0016~3.74HCO3~Ca·MgSO4·HCO3~K+Na·Mg259~2960半胶结岩类孔隙潜水含水岩组第三系上新统(N2)0~100粉砂岩、砂质泥岩、砾岩夹含砾粗砂岩0.171~0.370HCO3·SO4~Ca·Mg319~351志丹群(K1zh)0~612含砾砂岩与砾岩,夹砂岩及泥岩0.008~2.170HCO3~CaHCO3~K+NaHCO3~Ca·Mg

6、249~300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潜水~承压水含水岩组侏罗系中统(J2)0~554砂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夹泥岩,含煤线0.000437~0.0274Cl·HCO3~K+Na714~951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J1-2y)133~279为一套各粒级的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互层,中夹2、3、4、5、6、7六个煤组0.000647~0.0144HCO3·Cl~K+Na101~1754三叠系上统延长组(T3y)0~90中粗粒砂岩为主,夹泥质粉砂岩0.000308~0.253HCO3·SO4·Cl~K+Na660~14153、区域地下水的

7、补给、径流及排泄煤田内地表水体不发育,多旋回的碎屑岩沉积中富含泥质及有机质,断裂构造发育程度低,碎屑岩类空隙发育差,地下水径流条件不良。地下水的补给源以大气降水为主,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含水层直接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基岩含水层在浅部可接受大气降水及潜水的补给,在深部接受侧向径流补给。潜水的径流受地形控制,一般沿沟谷方向径流;承压水径流受煤田整体构造形态控制,一般沿岩层倾向即西南方向径流,进而排泄出煤田外。(二)井田水文地质1、井田水文特征井田内地表水系较为发育,最大的沟川为花图沟,流经矿区北东侧,次为矿区南部的昌汉沟及中部

8、的石板沟,两沟均由西向东流入花图沟,花图沟沿东南方向汇入沙梁川,这些沟谷在枯水季节一般干涸无水,但在丰雨季节,可形成短暂的溪流或洪流,洪流具有历时短、流量较大的特点,通过沙梁川流入窟野河,最终在陕西省境内注入黄河。花图沟流量24.87~29.70L/s(1958~1994年),最高洪水位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