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工商管理综合-管理学大纲word版

同等学力工商管理综合-管理学大纲word版

ID:18261127

大小:14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9-16

同等学力工商管理综合-管理学大纲word版_第1页
同等学力工商管理综合-管理学大纲word版_第2页
同等学力工商管理综合-管理学大纲word版_第3页
同等学力工商管理综合-管理学大纲word版_第4页
同等学力工商管理综合-管理学大纲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同等学力工商管理综合-管理学大纲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管理的历史发展第一节古典管理理论一、早期的管理思想二、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三、法约尔的管理职能及一般管理理论(一)六种经营活动和五大管理职能(二)14条管理原则四、马克思.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一)权威的基础(二)官僚制的特征(三)官僚制的优越性第二节近代管理理论的发展一、巴纳德的一般组织管理原理(一)组织论的管理理论(二)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理论(三)组织平衡理论(四)管理人员的职能理论二、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一)霍桑实验(二)工人是社会人(三)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四)行为科学第三节当代管理理论一、管理

2、理论中的主要流派(一)管理过程流派(二)管理科学流派(三)组织管理流派(四)行为科学流派(五)经验管理流派(六)其他学说和主张二、管理发展的新趋势(一)企业文化理论(二)信息技术对管理的影响第四节管理历史演进的规律和线索一、管理思想发展与历史发展二、管理思想演进的主要线索(一)科学化、理性化线索(二)人道主义线索(三)管理过程线索(四)实证分析线索三、管理涉及的层次和方面第一章组织管理原理第一节个体层次的基础知识一、个体假设(一)个体假设的意义(二)传统的看法1、经济人假设2、社会人假设3、管理人假设(三)必须回答

3、的几个基本问题二、行为与学习三、学习过程(一)个人在组织中学习的特点(二)两类学习的区别(三)组织层次的学习四、心理能量五、学习与心理能量的相互作用(一)学习-信息蓄集-成功-能量改变(二)学习-信息共有-相互鼓励-集团能量第二节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一、正式组织及其要素(一)正式组织的概念(二)正式组织三要素1、协作意愿2、共同目标3、信息沟通二、非正式组织(一)非正式组织的特征(二)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作用1、非正式组织创造正式组织产生的条件2、非正式组织赋予正式组织以活力3、促进信息沟通4、有助于维持正式组织

4、的凝聚力5、维护个人完整人格(三)正式组织对非正式组织的作用1、正式组织为非正式组织形成创造条件2、正式组织为非正式组织长期存在和发展创造条件三、组织的正式侧面与非正式侧面(一)组织是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统一(二)组织是正式侧面与非正式侧面的统一第三节组织平衡一、组织内部平衡(一)个人的需求、动机及其标准(二)诱因的分配过程(一)组织的效率一、组织与环境的平衡(一)组织目标与环境状况的适应性(二)目标实现程度二、组织动态平衡第一节管理概念与管理职能一、管理的概念(一)管理是组织的特殊器官(二)管理的实质是协调(三

5、)管理协调是有意识的协调(四)管理是维持集体协作延续发展的行为二、管理的职能第一章企业和企业制度第一节什么是企业一、企业的特征二、企业的多面性第二节产权及其功能一、所有权二、产权及其功能的含义第三节企业形态一、私营企业(一)个人企业(二)合伙公司(三)两合公司(四)有限责任公司二、股份有限公司(一)资本证券化(二)有限责任制(三)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四)公司账目公开第二章决策第一节管理就是决策一、管理职能与决策二、“决策人”的管理模式第二节决策的过程和准则一、决策过程(一)收集信息阶段(二)拟订计划阶段(一)选

6、定方案阶段(二)对已选定的方案进行评价一、决策的准则第一节决策的技术一、例行问题和例外问题二、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三、程序化决策的决策技术(一)程序化决策的传统技术(二)程序化决策的现代技术四、非程序化决策的决策技术(一)非程序化决策的传统技术(二)非程序化决策的现代技术第二节决策的行为一、个人因素(一)个人对问题的感知方式(二)个人价值系统二、群体因素(一)群体决策的优点(二)群体决策的确定第一章计划与控制第一节计划与控制一、计划与控制系统二、计划与控制的基础第二节计划系统一、计划制定的意义(一)计划制定工作

7、对计划者个人或本部门的意义(二)计划制定工作对企业组织的意义二、计划系统设计(一)计划制定者(二)计划范围(三)与资源配置的协调(四)与业绩评价的协调(五)计划形式第三节控制系统一、控制形式(一)直接控制(二)间接控制二、控制过程(一)直接控制(一)间接控制一、控制系统设计(一)目标变量(二)确定目标变量的测定方法(三)确定事前标准(四)测定结果的沟通方式(五)事后评价标准的确定第一节计划与控制的协调一、评价标准的确定(一)事后标准与事前标准(二)事前标准的意义(三)事后标准的难度二、控制与计划的协调第一章组织第一

8、节组织结构一、分工关系(一)分工给组织带来的利益(二)分工给组织带来的弊端二、部门化三、权限关系四、沟通与协商五、程序化第二节组织结构形式选择一、制约组织结构的因素(一)信息沟通(二)技术特点(三)经营战略(四)管理体制(五)企业规模(六)环境变化二、组织结构的调整三、组织结构的形式(一)直线制(二)直线职能制(三)事业部制(四)矩阵制(五)子公司和分公司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