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

ID:18262890

大小:139.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9-16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_第1页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_第2页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_第3页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_第4页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10年5月目录前言一、发展基础与背景(一)优势条件(二)机遇和挑战二、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二)战略定位(三)发展目标三、区域布局与协调发展(一)优化总体布局(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四、城镇发展与城乡统筹(一)完善和提升各类城市功能(二)优化城镇人口布局(三)推进城乡一体化五、产业发展与布局(一)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二)做强做优先进制造业(三)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四)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六、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区域建设(一)建设区域创新体系(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三)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七、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一)完善交通通道建设(二)加快综合枢纽建设(

2、三)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四)改善水利基础设施(五)健全信息基础设施八、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二)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九、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二)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三)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四)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十、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二)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三)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四)开展重大改革试验(五)加强法制环境建设十一、对外开放与合作(一)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二)加强国内外区域合作十二、规划组织实施前言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突出的带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已经成为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带动全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引擎。当前,长三角地区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从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出发,必须进一步增强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实现长三角地区又好又快发展,带动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制定本规划。本规划的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规划以上海市和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

4、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浙江省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16个城市为核心区,统筹两省一市发展,辐射泛长三角地区。规划期为2009—2015年,展望到2020年。本规划是指导长三角地区未来一个时期发展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和编制相关规划的依据。一、发展基础与背景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已成为全国发展基础最好、体制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具有在高起点上加快发展的优势和机遇。(一)优势条件。区位条件优越。位于亚太经济区、太平洋西岸的中间地带,处于西太平洋航线要冲,具有成为亚太地区重要门户的优越条件。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

5、结合部,拥有面向国际、连接南北、辐射中西部的密集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化港口群,经济腹地广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自然禀赋优良。属于我国东部亚热带湿润地区,四季分明,水系发达,淡水资源丰沛,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港口岸线及沿海滩涂资源丰富,具有适宜发展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雄厚。农业基础良好,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发达,服务业发展较快,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体制比较完善。较早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试验地。已率先建立起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城镇体系完整。上海建设国际大都

6、市目标明确,在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地位突出。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等特大城市在区域乃至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区域内城镇密集,一批各具特色的城市具有很强的发展活力。目前,核心区城镇化水平超过60%,具备了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科教文化发达。区域内集中了大批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拥有上海、南京、杭州等科教名城和南京、苏州、镇江、扬州、南通、徐州、淮安、杭州、宁波、绍兴、金华、衢州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人力资源优势显著,文化底蕴深厚,具有率先建成创新型区域的坚实基础。一体化发展基础较好。地域相邻,文化相融,人员交流和经济往来密切,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交流机制,具备了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条件。(二

7、)机遇和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长三角地区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向亚太地区转移方兴未艾,亚太区域合作与交流日益密切;我国仍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不断深入,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加快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长三角地区发展,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势头强劲。这些都为长三角地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