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蒸汽灭菌和食用菌栽培技术

高压蒸汽灭菌和食用菌栽培技术

ID:18279698

大小:56.81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8-09-16

高压蒸汽灭菌和食用菌栽培技术_第1页
高压蒸汽灭菌和食用菌栽培技术_第2页
高压蒸汽灭菌和食用菌栽培技术_第3页
高压蒸汽灭菌和食用菌栽培技术_第4页
高压蒸汽灭菌和食用菌栽培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压蒸汽灭菌和食用菌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压蒸汽灭菌和食用菌栽培技术高压蒸汽灭菌器的分类  高压蒸汽灭菌器的分类,按照样式大小分为手提式高压灭菌器、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卧式高压蒸汽灭菌器等。  手提式高压灭菌器为18L、24L、30L。立式高压蒸汽灭菌器从30L-200L之间的都有,每个同样容积的还有分为手轮型、翻盖型、智能型,智能型又分为标准配置、蒸汽内排、真空干燥型。还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加配打印机。还有大型卧式的高压灭菌锅。    高压灭菌的原理是:在密闭的蒸锅内,其中的蒸汽不能外溢,压力不断上升,使水的沸点不断提高,从而锅内温度也随之增加。在0.1MPa

2、的压力下,锅内温度达121℃。在此蒸汽温度下,可以很快杀死各种细菌及其高度耐热的原理。注意事项  完全排除锅内空气,使锅内全部是水蒸气,灭菌才能彻底。高压灭菌放气有几种不同的做法,但目的都是要排净空气,使锅内均匀升温,保证灭菌彻底。常用方法是:关闭放气阀,通电后,待压力上升到0.05MPa时,打开放气阀,放出空气,待压力表指针归零后,再关闭放气阀。关阀再通电后,压力表上升达到0.1MPa时,开始计时,维持压力0.1~0.15MPa20分钟。  到达保压时间后,即可切断电源,在压力降到0.5MPa,可缓慢放出蒸气,应注意不

3、要使压力降低太快,以致引起激烈的减压沸腾,使容器中的液体四溢。当压力降到零后,才能开盖,取出培养基,摆在平台上,以待冷凝。不可久不放气,引起培养基成分变化,以至培养基无法摆斜面。一旦放置过久,由于锅炉内有负压,盖子打不开,只要将放气阀打开,大气压入,内外压力平衡,盖子便易打开了。  对高压灭菌后不变质的物品,如无菌水、栽培介质、接种用具,可以延长灭菌时间或提高压力。而培养基要严格遵守保压时间,既要保压彻底,又要防止培养基中的成分变质或效力降低,不能随意延长时间。操作步骤  1.首先将内层灭菌桶取出,再向外层锅内加入适量的

4、水,使水面与三角搁架相平为宜。  2.放回灭菌桶,并装入待灭菌物品。注意不要装得太挤,以免妨碍蒸汽流通而影响灭菌效果。三角烧瓶与试管口端均不要与桶壁接触,以免冷凝水淋湿包口的纸而透入棉塞。  3.加盖,并将盖上的排气软管插入内层灭菌桶的排气槽内。再以两两对称的方式同时旋紧相对的两个螺栓,使螺栓松紧一致,勿使漏气。  4.用电炉或煤气加热,并同时打开排气阀,使水沸腾以排除锅内的冷空气。待冷空气完全排尽后,关上排气阀,让锅内的温度随蒸汽压力增加而逐渐上升。当锅内压力升到所需压力时,控制热源,维持压力至所需时间。本实验用1.0

5、5kg/cm2,121.3℃,20分钟灭菌。  5.灭菌所需时间到后,切断电源或关闭煤气,让灭菌锅内温度自然下降,当压力表的压力降至0时,打开排气阀,旋松螺栓,打开盖子,取出灭菌物品。如果压力未降到0时,打开排气阀,就会因锅内压力突然下降,使容器内的培养基由于内外压力不平衡而冲出烧瓶口或试管口,造成棉塞沾染培养基而发生污染。  6.将取出的灭菌培养基放入37℃温箱培养24小时,经检查若无杂菌生长,即可待用。无菌操作原则:  1、环境要清洁,进行无菌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治

6、疗室应每天用紫外线消毒一次。  2、进行无菌操作时,衣帽穿戴要整洁。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口罩须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  3、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物品一经使用后,必须再经灭菌处理后方可使用。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无菌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4、无菌包应注明物品的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放,以医学教

7、育网搜集整理便取用,放在固定的地方。无菌包在未污染的情况下,可保存7-14天,过期应重新灭菌。  5、取无菌物品时,必须用

8、无菌持物钳(镊)。未经消毒的用物不可触及无菌物或跨越无菌区。  6、进行无菌操作时,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应更换或重新灭菌。  7、一份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员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无菌是指在环境中一切有生命活动的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及其芽孢或孢子都不存在的状态。在微生物实验中,操作的目的在于防止待接种细菌被杂菌污染。只有在培养基、实验器皿等处于无菌的前提下,才能保证菌种不被污染。接种细菌时,应注意以下几项:(1)在超净工作台上操作,工作台在使用前要紫外消毒,酒精消毒等(2)应在酒精灯火焰前操作(3)

9、取菌种前灼烧接种针或接种环(要烧红)(4)烧红的接种针(环)稍事冷却再取菌种,以免烧死菌种(5)接种后应尽快塞上棉塞食用菌栽培技术第一章食用菌菌种的来源与培育一、食用菌菌种的分类与制作流程制种是食用菌生产最重要的环节。常言道:“有收无收在于种,收多收少在于管”,可见菌种在生产中的重要性。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菌种好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