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知识整理及练习

文言文翻译知识整理及练习

ID:18280005

大小:6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9-16

文言文翻译知识整理及练习_第1页
文言文翻译知识整理及练习_第2页
文言文翻译知识整理及练习_第3页
文言文翻译知识整理及练习_第4页
文言文翻译知识整理及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翻译知识整理及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二)文言文的翻译高考文言文翻译要求考生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翻译所提供的文言语句。它是高考文言文考查中的一种综合性的考查方式,旨在考查同学们是否真正读懂了文章的内容,进而测试大家阅读文言文的真实水平。那么,如何做好高考试题中的“文言文翻译”呢?一、了解翻译的标准——“信、达、雅”。1、信。要求译文准确,即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内容。2、达。要求译文明白通顺,没有语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3、雅。就是要求译文遣词造句讲究文笔优美,要生动形象乃至传神。在

2、高考中,其实主要落实在一个“信”字上,其次才是一个“达”字,至于“雅”字,这是较高要求,有朝此目标努力的意识即可。二、掌握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文言文的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1、直译。就是“字字落实”,即要求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要尽量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能同原文保持一致。2、意译。就是只求表述原文的基本内容和思想,译出原文大意,并不拘泥于字字落实,甚至可以采用和原文差别较大的表达方式。文言文翻译一般要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

3、原则,即主要应采用“直译”的方式,尽可能将原文中的词句全部落实到译文或对句子意思的表述中去,体现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保持一致。“意译”只是一种辅助的手段,只有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才可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三、学会翻译的方法。1、直译:“留、换、补、略、调、贯”。(亦称之为:留、对、换、增、删、调)(1)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及专有名词。其中专有名词包括人名、地名、官职、年号、器物名称等。(2)换。就是用现代汉语词汇替换文言词汇。将单音词换成

4、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等。(3)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或隐含的内容。句子中省略的主语、谓语、宾语(或兼语)以及介词“于”通常要译出。(4)略。就是略去文言文中某些词语。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其语法作用,如“夫”“盖”,音节助词“之”,陈述语气的助词“也”,提顿语气的助词“者”,某些承接连词“而”“以”9等,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落实,就可以不译。某些不符合今天表达习惯的同义复用词,也可以不译。(5)调。就是调整语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及其他需

5、要调整的,翻译时就要把这些倒置的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6)贯。就是前后贯通。文言句中带修辞色彩的说法,用典用事的地方,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适当增加衔接上下文的词语,使文意贯通。此外,翻译完成后,再回头检查一遍,看看有没有漏译,语句是否通顺。例如:翻译下面的一则短文。白居易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吴人顾况。白居易年纪十五六岁的时候,用衣袖藏着(装着)一卷文稿,投奔著作郎吴地人顾况。况能文,而性浮薄,后进文章无可意者。顾况善于写文章,但性情轻浮浅薄,年轻后学的文章

6、没有令他满意的。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然而)看了白居易的文章,不自觉地(将他)迎进门来礼貌地接待(他)说:“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我(原)以为文人就断绝了,(现在总算)又找到你(您)了。”翻译提示:“白居易”“著作郎”等,在原文中应该加以保留;注意“袖”、“况能文”中的“文”、“后进”、“不觉”、“绝”、“吾子”等词的含义或用法;“迎门礼遇”后的宾语“之”应加括号补出;“文一编”按现代汉语的语序译为“一卷文稿”比较好;翻译顾况说的话,加上“原”“现在总算”等语,意思比较连贯。2、意

7、译:(1)转述法。文言文的许多修辞格,如果直接按原文翻译出来,既不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与要求,其意思也会不明确。因此,就要把这些修辞格的词语用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来表达,这就是转述法。例如:古汉语往往直接用词的比喻义,这与现代汉语常常用“好像”“犹如”等词构成比喻句不同,“金城汤池”中的“金城”、“汤池”,不能译为“用金子(或‘金属’)修筑的长城”、“沸汤一样的护城河”,可译为“无比坚固的城防”(或保留比喻,译为“像钢铁般的城墙”)、“不可逾越的护城河”。再如:有些词语具有借代意义,如“布衣”代

8、平民,“缙绅”代官员,“三尺”代法律,“杜康”代酒等,翻译时只需译出所借代的事物即可。还有,古人由于忌讳,或者出于谦恭,或者为了追求文雅,喜欢采用委婉的说法,修辞学上又称“讳饰”,如“填沟壑”是谦称自己的死;“山陵崩”在《触龙说赵太后》中是讳称赵太后的死,决不能照字面上的意思译为“身体填在水沟山壑里”、“大山丘陵倒塌”9,而应该按照现代汉语的说法,译为“死”、“去世”。此外,古代还有许多尊称和谦称,前者多可以译成“你”或“您”,后者基本上可译为“我”。(2)凝缩法。文言里有时为了加强文章的气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