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法制史基础讲义

司法考试-法制史基础讲义

ID:18290406

大小:64.46 KB

页数:47页

时间:2018-09-16

司法考试-法制史基础讲义_第1页
司法考试-法制史基础讲义_第2页
司法考试-法制史基础讲义_第3页
司法考试-法制史基础讲义_第4页
司法考试-法制史基础讲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司法考试-法制史基础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司法考试法制史基础讲义中国法制史第一部分一、法制思想(以德配天明德慎罚德主刑辅)1、先秦法制主要内容:  出礼入刑——礼有两层的含义:一是抽象的精神原则,可以归纳为亲亲与尊尊。亲亲要求在家族范围内,按自己身份行事,不能以下凌上,以疏压亲。而且亲亲父为首,全体亲族成员都应以父家长为中心;尊尊即要在社会范围内,尊敬一切应当尊敬的人,君臣、上下、贵践应恪守名分。尊尊君为首,一切巨民都应以君主为中心。二是具体的礼仪形式。  买卖契约——质,是买卖奴隶、牛马所使用的较长的契券;剂,是买卖兵器、珍异之物所使用的较短的契券。  借贷契约——傅,是把债的标的和双方的权利义务等写在契券上;别,是在简札中间写字,

2、然后一分为二,双方各执一半,札上的字为半文。  婚姻——一夫一妻、同姓不婚、父母之命。婚姻六礼:1纳采(提亲);2问名;3纳吉;4纳征;5请期;6亲迎。婚姻七出:1不顺父母去;2无子去;3淫去;4妒去;5恶疾去;6多言去;7盗窃去。婚姻三不去:1有所娶而无所归;2与更三年丧;3前贫贱后富贵。  继承——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铸刑书——公元前536年,郑国子产,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  铸刑鼎——公元前513年,晋国赵鞅,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法经》——魏国李悝,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法经》共六篇:《盗法》、《贼法》、《网

3、法》、《捕法》、《杂法》、《具法》。其中《盗法》、《贼法》是关于惩罚危害国家安全,危害他人及侵犯财产的法律规定。《网法》是关于囚禁和审判罪犯的法律规定。《捕法》是关于追捕盗贼及其他犯罪者的法律规定;《网法》与《捕法》多属于诉讼法的范围。《杂法》是关于盗贼以外的其他犯罪与刑罚的规定。《具法》是关于定罪量刑中从轻从重法律原则的规定,相当于近代刑法中的总则部分。《法经》的基本特征在于:维护封建专制政权,保护地主的私有财产和奴隶制残余,并且贯彻了法家轻罪重刑的法治理论。《法经》的内容及特点充分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与利意。《法经》具有重要历史地位:首先,《法经》是战国时期政治变革的重要成果,是战国时

4、期封建立法的典型代表和全面总结。《法经》作为李悝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对这一时期社会的一种肯定。其次,《法经》的体例和内容,为后世封建成文法典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商鞅变法——变法主要内容:1、改法为律,扩充法律内容;2、运用法律手段推行富国强兵的措施;3、用法律手段剥夺旧贵族的特权;4、全面贯彻法家以法治国和明法重刑的主张。2、秦汉律的主要内容:  罪名——危害皇权罪;侵犯财产和人身罪;渎职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破坏婚姻家庭秩序罪。刑罚——笞刑;徒刑;流放刑;肉刑;死刑;羞辱刑;经济刑;株连刑。文景帝废肉刑上请——对官贵的一项普遍特权。恤刑——强调儒家矜老恤幼的思想。亲亲得相

5、首匿——主张亲属间首谋藏匿犯罪可以不负刑事责任。 3、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典的发展变化:  (1)、法典结构  《魏律》——改具律与刑名律;  《晋律》——在刑名律后加法例律;  《北魏律》《北齐律》——将刑名律与法例律合为名例律。  (2)、法律形式律令科——起着补充与变通律、令的作用。比——比附或类推,即比照典型判例或相近律文处理法律无明文规定的同类案件。格——与令相同,起着补充律的作用。式——公文程式。  (3)、法典内容  八议入律——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  官当制度——其正式出现在《北魏律》与《陈律》中重罪十条——《北齐律》中首次规定。重罪十条分为:反逆、大逆

6、、叛、降、恶逆、不道、不敬、不孝、不义、内乱。  刑罚制度改革——规定绞、斩死刑;规定流刑,作为死刑的一种宽贷措施;鞭刑与杖刑;废除宫刑制度。  准五服制度——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緦麻。  死刑复奏制度——北魏太武帝时正式确立这一制度。二、司法制度  司寇——西周时期司法机关  狱——刑事案件,断狱  讼——民事案件,听讼  五听——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  五过——惟官、惟反、惟内、惟货、惟来  三刺——群臣讨论、官吏们讨论、所有国人商讨决定  廷尉——秦汉时期司法机关  御史——法律监督机关  公室告——秦律中,将危害封建统治的犯罪列为严惩的对象,这类犯罪称为公室告,官府必须受理

7、。  春秋决狱——汉代,是法律儒家化在司法领域的反映。其特点是依据儒家经典《春秋》等著作中提倡的精神原则审判案件。  秋冬行刑——汉代,对于死刑的执行,实行秋冬行刑的制度。武德律——唐代第一部法典。  贞观律——基本确定了唐律的主要内容和风格。  永徽律疏——标志着中国古代立法达到了最高水平。全面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水平、风格和基本特征,成为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是中国历史上至今保存下来的最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