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笔记——秦汉时期

历史笔记——秦汉时期

ID:18308725

大小:575.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9-16

历史笔记——秦汉时期_第1页
历史笔记——秦汉时期_第2页
历史笔记——秦汉时期_第3页
历史笔记——秦汉时期_第4页
历史笔记——秦汉时期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笔记——秦汉时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路向北秦汉时期一、阶段特征具体表现:经济上:封建经济初步发展政治上:秦朝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两汉继承和发展,国家长期统一。思想文化科技: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佛教传入;道教产生。科技领先世界;史学文学成就突出民族关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并不断发展对外关系:与周边国家建立了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中外交流二、秦朝(一)、秦的统一1、背景(条件):客观条件:①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经济联系增强,为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②经过战国时期的变法,诸侯国大多确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为大一统

2、奠定了政治基础。③各民族间的联系日益加强,民族凝聚力增强2、过程①灭六国②北击匈奴A、设郡B、修筑长城和驰道(起止点)作用:巩固北方边防③东南征服越族A、开凿灵渠B、设郡(是这一地区纳入中央管辖的开始)④西南征服西南夷A、开辟了“五尺道”B、任命官吏3、秦朝的建立①时间:BC221②都城:咸阳③疆域: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一带,南到南海④地位: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4、秦统一的意义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②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奠定

3、了基础。31一路向北③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各民族人民的安定生活和相互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二)、巩固统一的措施政治上1、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概念:专制主义(指决策方式而言,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军权、政权、财权都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而言,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地位:延续2000多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古代政治

4、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政治实践活动中的有益成果,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它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官僚体制与行政管理,文化教育等整个中华文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本矛盾:①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②皇权与相权矛盾(中央政府内部矛盾)演变过程:①战国时期初步形成②秦朝正式建立③西汉巩固④隋唐完善⑤北宋加强⑥元朝新发展⑦明清达到顶峰原因:①经济根源: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即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具有分散性的特点,这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以保证封建经济

5、沿正轨发展。②社会根源: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③历史因素:商鞅变法建立县制,中央集权制初步建立。④思想基础:法家集权理论的影响⑤阶级基础:新兴地主阶级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统治地位,维护其经济政治利益。作用: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②能有效的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和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31一路向北④为人类创造了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消极作用:①皇权

6、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②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牵制了思想,压抑了创造力。③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背景(前提):秦统一内容:①确立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片子P23)②中央官制:最高权力者为皇帝,皇帝下设三公(即:太尉,丞相,御史大夫)丞相丞相是最高的行政官,上承皇帝诏命,下统百官,总揽政务。(《汉书·百官公卿表》:「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国丞相之设始于

7、秦武王二年,是年设左、右丞相,秦昭王三十二年,改相邦(汉代讳为“相国”)。秦制,出任丞相的人均受封侯爵。御史大夫秦创置御史大夫,掌监察百官,为副丞相。(《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通典·职官典二》:「秦无司空,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与战国时列国普遍设置的负责记录与档案管理的御史不同,秦国的御史专掌纠察百官,是中国古代专门监察官制度的发端。御史大夫属官有两丞,一为御史丞,为大夫之副;一为御史中丞。其中御史中丞因为统领侍御史和诸郡监御史,可以命令御史按章纠弹

8、百官,权力尤重。太尉太尉为最高武职,统领诸军,负责各级军官的任免与考核。太尉在战国时期的晋、赵等国也有设置,职掌相类。秦朝的太尉职务与汉朝的太尉相当,但不列于三公,地位较低,与卿相若。31一路向北②郡县制的推行郡(地方最高统治机构)郡守(最高长官)、郡丞(行政、刑狱)、郡尉(军事、治安)县县令(最高长官)、县丞(行政、刑狱)、县尉(军事、治安)乡三老(教化)、有秩,啬夫(司法、赋税)、游徼(治安)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①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