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略读教学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略读教学研究

ID:18335996

大小:5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9-16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略读教学研究_第1页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略读教学研究_第2页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略读教学研究_第3页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略读教学研究_第4页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略读教学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略读教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略读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濮阳县实验小学   李笑利一、本课题研究背景及趋势,研究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从二年级下册开始安排略读课文,一直到六年级,略读课文所占的比例和精读课文开始不相上下。可以看出,新课程比以往任何课程都重视略读课文的重要地位,认为略读课文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略读课文的教学在一线教师中一直都是颇具争议的,在我们周围的学校,约有38.6%的教师把略读课文教学等同于精读课文教学,有15.4%的老师认为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一样重要,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也就

2、没什么区别,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于是略读课文教学中从字词句段到篇章结构,面面俱到、精雕细琢,以至于规定的一个课时的教学根本完成不了该课的教学;又由于略读课文不列入考试范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也有48.4%的教师只重视精读课文的教学,对略读课文的教学研究甚少,在实际的教学中,轻描淡写、囫囵吞枣,一读带过,学生根本没有留下什么印象,我们认为这样的略读教学都是不可取的。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在略读教学的课堂实践中,存在着以下几点误区: 误区一:按辔徐行地精读 由于教师们对于“略读教学”的理解还不透彻,不知应怎样引领阅读,不知应从何教起,加

3、上公开观摩活动、教学评优活动、互听互评研讨活动中都很少能听到有关略读课文的教学,所以许多一线教10师把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完全等同起来,略读课文的教学与精读课文的教学没有什么区别,字词句段面面俱到,篇章结构精雕细琢,按辔徐行地精品细读。误区二:走马观花地泛读 目前,不少教师曲解了课标对略读课文的要求,即把“粗知大意”曲解成“不求甚解。”所以,在教学思想上产生“略读课文教学只要让学生粗知文章大意,不需要“咬文嚼字”的误区;不敢引导学生有选择、有重点地精读品读;在教学手段的采用上,往往是走马观花的泛读。其结果是教师对阅读方法和技能的指导蜻

4、蜓点水,学生对阅读的内容不求甚解,学生略读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误区三:按图索骥地问读 人教版教材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有一段流畅的文字,它既自然地把学生的学习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又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情冶趣的功能。但是,有不少教师对略读教学的性质和特点模糊不清,对阅读提示的作用和目的浑沌不明,错误地以为只要根据提示的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想一想、读一读、答一答,就完成了略读教学任务了。教师牵着学生鼻子逐一回答,学生亦步亦趋地问读,宝贵的教学时间在师生

5、的按图索骥中白白地浪费。 误区四:信马由缰地自读 许多教师对略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认识不足,加上长期10以来,略读课文都不列入考试的范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许多教师对略读课文教学很不重视,略读课堂往往开放无度:有的教师带着学生策马文本匆匆一读,有的教师干脆退让一边,一言不发,任由学生信马由缰地自读。表面上看课堂似乎成了学生的天下,教室书声琅琅,学生议论纷纷,教学也似乎更加民主与开放,其实这是一种无目的、无组织、无效果的自读。 当前,在新的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遭遇的困惑,更多地体现在略读教学的流程上。而国内外相关

6、研究文献中又缺乏略读方面实际操作方法的理论参考。因此,略读课教学法的研究势在必行。于是,我们提出了本课题。 二、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展开了略读教学的课题研究。首先我们确立了本课题的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重点、预计突破的难点 基本内容:研究探讨略读课教学法的类型,课堂结构模式及策略。预计突破的难题: 1、课堂教学方式单一、呆板的难题。 2、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3、探究略读课教学的模式及策略。 三、实施方案与做法。 (一)起始阶段1、调查研究当前略读教学存在的问题。2、学习新课标,了解教育形势。3、确立研究课题。1

7、04、制定工作方案。 (二)实施阶段 1、根据调查分析制定主要策略,开始实施计划; 2、集中分散学习,课堂探究; 3、课型展示,存入档案盒。 (三)总结阶段 整理资料库,展示档案盒。 中期成果:课型展示,撰写论文。 四、研究过程及成果 通过一年的调查研究、及课堂教学实践,我们对略读教学从教材及教法方面有了一些新的思考,现总结如下: (一)走出误区 首先,我们认真地研读了《新课标》和《教参》,弄清了略读与精读的特点与不同: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可见,精读

8、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它们都是阅读的最基本的方法。精读的特点“纤屑不遗”,也就是对阅读材料作全面、精细、深入的理解;略读的特点是“提纲挈领”,就是提纲挈领地把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主要思想和技法。因此,略读课文教学要求与精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